原标题:花式运动点燃校园春日活力
临近清明,岛城气温渐暖,市南区校园内跃动着蓬勃生机。随着双大课间机制深化实施,辖区中小学将每日上午、下午的30分钟大课间串联成运动黄金时段。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创新推出的“阳光体育2小时”在此刻化为具象场景,学生们在春风里舒展筋骨,用汗水浇灌着“体教融合”的校园新生态。
在青岛德县路小学,本学期的大课间时段,同学们开启了功夫扇学习模式。作为国家级武术进校园试点单位,学校以“扇武结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领他们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管位于老城区的校园面积较小,但学校还是想方设法错时错峰开展了多样化、个性化的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日在校户外运动2个小时。
在青岛宁德路小学这所建校仅4年的校园里,独轮车已成为一道闪耀的特色风景。大课间时,学生们在操场上熟练地驾驭独轮车,灵活地穿梭、转动,展现出非凡的平衡力与协调性。青岛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创新实施了“传统游戏+阳光体育”双大课间模式,将丢沙包、大摇绳、踢毽子等经典传统游戏融入现代校园生活。青岛香港路小学设计了共绘校园地面体育游戏,师生协作参与,既促进了互动交流,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增强学生校园归属感。青岛第五十一中学“校长杯”足球赛,以“青春激扬,友谊同行”为主题,利用双大课间组织共联班级展开绿茵角逐。
自去年秋季学期以来,市南区教体局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实施上下午双大课间机制,在确保学生每天校内中等以上强度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的基础上,结合早操、晚训等内容,保障全域学生在校锻炼活动时间达到2小时。为了避免大课间形式化,运动形式、内容、运动强度和负荷上都有相应参考标准和要求。下一步,市南区将继续落实落细双大课间机制,在辖区中小学深入推进“身心健康护航行动”,将校园锻造成体魄强健、精神丰盈的成长沃土。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张琰)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