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踢”进优质学校 “足球少年”迎新利好
青岛九中足球特色班今年计划共招80人 “定制化”培养模式开辟新路径
有足球特长的学生想要“踢”进优质高中,除了参加高中足球后备人才招生外,又有新的路径。日前,青岛九中举行共建高水平青少年校园足球队家校座谈交流会暨第二期礼贤足球特训营。记者了解到,今年青岛九中的足球招生计划分为两个项目,均为足球特色班,总招生人数为80人(具体招生计划以市教育局发布为准)。其中,共建高水平青少年校园足球队“市队校办”项目招收40人;青岛市校园足球人才“631”改革试点项目旨在选拔和培养优秀足球人才,计划招收40人。对于学校足球两个梯队的建设,青岛九中党委书记孙睿形象地比喻为,“从不同的路上山,在山顶会合。”
走出校园足球培养新路径
去年12月,青岛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与青岛九中签约,合作共建高水平青少年足球运动队,标志着体教融合“市队校办”项目从此开篇。同时,青岛九中“青岛市校园足球综合改革实验学校”正式揭牌。
作为校园足球综合改革实验的“旗手”,九中的动作迅速。今年以来,学校积极开展足球特训营活动。3月1日,礼贤足球特训营(第二期)成功举办,吸引岛城多所初中学校校园足球队男女足队员、市足协青训队队员等一批热爱足球的少年参与。市队与九中校队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友谊赛。球场上,双方队员你来我往,切磋技能,展示了技能水平和青春风采。在礼贤足球特训营(第二期)“631”计划专场中,来自不同学校的应届男足、女足队员们通过运球绕杆、长传、快速跑动展示了自己的足球基本功。
在“共建高水平青少年校园足球队”家长座谈交流会上,孙睿向家长和学生介绍“市队校办”项目和学校足球发展情况。“‘市队校办’就是指青岛市这一年龄段的专业足球队员整建制进入青岛九中进行文化课学习,打造一条足球后备人才全新的成才之路。”他表示,这种培养后备人才的合作方式,解决了过去青少年足球运动中的升学难题。学校将为运动员提供不同的学习模式,根据学习能力提供分层次的指导方案,打通体育和文化教育之间的壁垒障碍,真正实现文化学习和足球训练两不误。
足球特色班4月底前完成招生
家长最关心的是,接下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接力棒”后,学校将如何做?青岛九中艺体发展中心主任田永祥介绍,2025年学校计划招收两个足球特色班——青岛市校园足球人才“631”改革试点项目和共建高水平校园足球队“市队校办”项目。每班各40人,两个班共80人,单独编班,并于4月底之前完成招生(具体招生计划以市教育局发布为准)。其中,共建高水平校园足球队“市队校办”项目主要面向市足协青训队;青岛市校园足球人才“631”改革试点项目主要面向全市初中学校校园足球队初三年级男足、女足队员和“631”计划的3所初中学校校园足球队男足、女足队员。
从招生计划数来看,今年青岛九中的足球招生计划共80人,与2024年足球后备人才招生计划的22人相比,有了大幅提升,意味着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踢”进优质高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足球特色班的招生时间是在4月底前完成,各高中足球后备人才招生一般在5月,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被九中两个足球特色班录取,学生还可以继续参加其他学校的足球后备人才招生。对于有足球特长的学生来说,相当于多了一条通过足球特色考入理想高中的途径。
根据学校计划,新高一学生入校后,将会单独编班、分层教学,享受学校系统的足球特色班课程培育和市足协教练员授课的优质资源,实现“学—训—赛”一体化管理,解决文化学习和足球训练难以平衡的“痛点”。各文化课老师有针对性地开设适应性课程,在完成合格考之后将组织开展体育单招课程,学校体育老师和足球教练则从足球技法、赛事研究和战术指导等多个层面开设特色课程,提升日常集训成效。在高一下学期,根据文化课水平和高考升学路径选择,设置两个类型的“体育强基班”,即单招班和高水平班。针对学生高考目标和目标高校、发展路径,提供精准培育、辅导与训练。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董真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