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君子向未来”第三届道德养成与家文化论坛精彩报告继续开讲

信网2月11日讯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传统家庭美德始终以其温暖而坚韧的光辉,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成为家庭和谐、社会进步的文化基石。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依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为现代家庭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

2月10日,由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和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君子向未来” 第三届道德养成与家文化论坛活动,在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国际交流中心继续开讲。青岛恒星科技全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线上线下共3万余人共同观看本次主题报告。

滨海学院外国语与国际合作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主任刘蕾作题为《中国姓氏文化与家族认同》的主旨报告。报告以义门陈氏为典型,深入阐释家族文化中传承不断的忠孝节义思想,挖掘家族文化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内涵,让在场听众深切领略到姓氏文化与家族认同的独特魅力。

青岛农业大学国学研究院负责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柳清泉作《学习论语修身智慧、涵养时代家国情怀》主题报告,从中国文化的两大传统及孔子思想的文化渊源入手,讲述《论语》的修身智慧和成就君子人格的美善特性,论述修己以安百姓,为政以德、政在养民的君子家国情怀——实现美好的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徐璇以《学习古代治家经典,建设现代美好家庭》为题对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的经典家训做简洁介绍和解读,引领学员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

通过聆听主题报告和现场互动交流,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精彩的报告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一场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洗礼。张载《横渠四句》诗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将持续融入人们的生活,推动家庭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继续深挖家文化精髓,让更多人从中受益。(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2/11 09:19
· 来源 ·
信网
· 责编 ·
陈烛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