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推动开工、续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加快建设青岛二中东校区、青岛五十八中北校区,启动科技高中建设——
制定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青岛教育“扩优提质”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22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发布《2025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2025年,青岛将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印发教育强市建设规划纲要。
青岛将研究制订新一轮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等重大项目实施,持续推进全国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改革和新型足球学校建设改革、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等试点(试验)。推动开工、续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
积极构建“五育融合”育人体系。优化提升全面育人“十个一”项目,试点开展等级式、进阶式评价。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行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高3个百分点。实施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校园足球培养及竞赛体系。深入实施美育浸润行动,探索建立大中小学艺术教育联盟,打造美育育人品牌。成立青岛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强化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推出一批劳动教育精品微课。研究制订校园小农场建设标准,推进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抓牢幼儿园、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规范学生书写“双姿”,实行视觉健康全链条闭环管理,确保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积极推进市、区(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建设运行。
推动学前教育固本培优。青岛将持续优化幼儿园结构和布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66%。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推进托幼一体化管理。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优化联盟办园模式和评价办法,全市优质园占比达到90%以上,镇街中心园100%创建为省级示范园。
推进中小学扩优提质。优化新校高位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建立新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启动新一轮初中强校提质行动。深入推进强镇筑基行动,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有序撤并和寄宿制初中有序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加快建设青岛二中东校区、青岛五十八中北校区,启动科技高中建设,争创一批省级特色高中和特色学科基地校。优化集团化办学布局,全市薄弱义务教育学校100%纳入集团化办学,县域公办普通高中100%纳入结对帮扶。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十五年一贯制办学,全市特殊教育学校100%达到省办学质量要求。
优化全市职业院校空间和专业布局,统筹青岛职教园一期入驻办学,推进职教园二期、三期工程建设,推动全市中职基本办学条件100%达标。推动青岛健康科技职业学院招生运行。统筹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深入开展综合高中试点和职普融通试点。
深化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大学(青岛)等高校校地共建,支持康复大学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推进上合经贸学院筹建工作,支持在青高校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
积极推进终身教育发展,支持青岛老年开放大学建设,推动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打造50个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示范点。推进国家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整合青岛全民学习网等平台,汇聚数字化课程资源2万个。
构建数字化教育新生态。研究制订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培育智慧校园100所,打造智慧高效课堂、校园管理和教育治理等场景应用50个。建设青岛市教育大数据中心。
推进教育关爱服务体系建设。高效办好“教育入学一件事”,推广幼儿园延时托管服务,实施农村薄弱中小学食堂保障提升工程。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