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远离内耗 专家讲解暑假如何为孩子科学“加油”

原标题:远离内耗,暑假为孩子科学“加油”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生详解假期如何疏导青少年心理问题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文/图

暑期来临,紧张了一个学期的学生们期待着休闲与放松的假期生活,然而很多家长将假期视为孩子“弯道超车”的黄金时间,早早为孩子安排了各种课程。“相比各种文化课学习,孩子们在暑假更应学会放松焦灼的心情,感受家庭生活的快乐,管控自己的负面情绪,然后乐观阳光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近日,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潘惟华,详解暑期青少年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心理门诊青少年学生患者约占30%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成立于2004年,是青岛市重点学科,也是以心理治疗为特色的开放式病房。科室自成立以来,采用生物学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积极开展精神分析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婚姻治疗、团体治疗、森田治疗等。针对近年来青少年群体心理疾病高发,临床心理科不仅开展动力性团体治疗等新模式,帮助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们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情绪的自我管理,还对家长开展心理知识宣教,帮助家长们学会如何更好地与孩子们沟通、陪伴,从而引导孩子们迈过人生的沟沟坎坎,健康快乐成长。

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青少年学生承受着比父辈年轻时更大的学习压力,但他们缺乏足够的抗挫折能力,心理相对脆弱,容易在高压下出现心理问题。“目前,我们心理门诊接诊的青少年学生数量约占门诊总量的30%左右,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问题和冲动行为。”潘惟华说,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相当一部分人感受不到家庭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与父母家人存在沟通障碍。而暑假是家长与青少年学生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良机。暑假期间,青少年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景从学校回归家庭,父母应该珍惜跟孩子长时间相处的机会,不要像甩包袱一样将孩子送进暑期班或者老人家里。即便白天工作无法抽身,父母也应该尽量在晚上和周末抽出时间,陪孩子爬爬山、散散步、看看电影,让孩子有机会敞开心扉,分享他们的生活与观点,感受家庭生活的快乐。家长也可以在交流中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波动,将问题消解于萌芽时期。

暑假安排太满当心产生厌学情绪

“三年级是个分水岭,孩子这个暑假被落下了,永远都追不回来了。”“小升初的这个暑假一定要提前适应,否则开学肯定跟不上进度。”暑假还没开始,一些人就在短视频平台上制造焦虑,兜售各种学习资料或线上课程。部分家长受其影响,认为课程安排得越满,孩子的假期生活就越充实。潘惟华建议这些家长给自己“降降温”,不要把焦虑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更不要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让孩子的假期陷入无休止的“内卷”中。“每年新学期开学时,都会有一部分孩子不愿踏入校园,病根很可能在暑假时就已经种下了。”潘惟华说,有些学生在假期已将新学期的课程学了一遍,对新学期缺乏期待,甚至因为在假期里绷得太紧,负面情绪在开学时集中爆发。

“暑假的学习生活不宜安排得太满,更不要与新学期无缝衔接,要给孩子留下娱乐和运动的时间。”潘惟华说,家长应该用鼓励、认可的态度,奖励、引导的办法,让孩子主动学习、快乐生活,而不是靠挤和压的方式,透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还有家长在暑假期间为孩子报了钢琴“一对一”辅导、足球集训、美术特训等艺术体育类“兴趣班”,意图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助力未来的中高考。对此,潘惟华提醒家长“过犹不及”。音乐、体育、美术的本质是一种可以放松身心的兴趣爱好,但部分家长过于功利的培养模式,将孩子最初的兴趣消磨殆尽,留下的只是负担。近期,潘惟华曾接诊一名患抑郁症的女生,她坦言自从考出钢琴十级后,就再也没有摸过琴键,练琴非但无法帮助她排解内心的抑郁,反而成为她最恨的一件事。“坚持是一种美德,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已经达到了极限,允许放弃又何尝不是一种明智之举。”潘惟华说。

利用暑假及时帮孩子打开心结

“暑假不仅是身体上的假期,也应该是心理上的假期,青少年学生不仅可以在假期查漏补缺,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同样可以利用假期集中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必要时可以向专业的心理医生求助。”潘惟华说,心理治疗往往难以一蹴而就,而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是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良机。

潘惟华曾接诊一名成绩优异的高中生,高一上学期结束后,他坚决要求休学回家,前来就诊时已经在家休学半年。潘惟华分析,导致这个孩子偏执行为的深层原因是分离焦虑,他无法承受与父母分离,心理上迟迟无法独立,错误地选择了休学逃避。潘惟华利用暑假为其“对症下药”,助力他在新学期重返课堂。

还有些学生执意休学的根源在于家庭亲子关系的错位。个别家长因为年幼时受到的管教过于严厉,将补偿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在学习生活中对孩子过于宠溺,反而让孩子产生一种盲目自大的错误认知,他们将不上学当成是要挟父母的一种手段。这种情况下,心理医生需要针对错位的亲子关系开展整体“治疗”,不仅要纠正孩子的错误观念,也需要重塑家长的权威,让孩子得到宽严相济的正确家庭教育。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孙宝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7/02 09:42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