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66%,“集团化”发展改写青岛教育格局
短短两年时间,全市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66%,市区教育“南强北弱”“西强东弱”的现状逐步改变——
“集团化”发展改写青岛教育格局
近日市教育局发布的半年工作报告显示,目前全市中小学教育集团达到165个,覆盖率达到66%。下一步,青岛将持续扩增优质资源,年底前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70%。
集团化,是青岛教育近年来的一个“创新词”。管理、师资、课程这几个学校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都因为集团化有了极大改观。核心校的管理模式、优质师资和社团活动平台等得以在整个集团中复制推广。比如,崂山区山东头学校启用后,青岛实验初中的管理团队、教师队伍已经陆续进驻,两所学校师生之间互动和交流密切起来。青岛实验初中全国头脑奥赛“金牌”教练王久俊被引入,助力山东头学校打造科技、强基特色。不止于此,山东头学校在教育教学、教学科研、学业检测等方面也与青岛实验初中实现了统一。
集团化办学覆盖率从2021年的34%提升至当下的66%,显示着青岛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容。在集团化的发展过程中,一批优质学校在市南东片、市北浮山后片、李沧东片、崂山区、高新区和其他区(市)主城区崛起,市区教育“南强北弱”“西强东弱”的现状逐步改变。
联合引入院所 共享教师资源
分布在各区市的高校、研究所成为中小学教育集团化的“先天优势”资源。
市南区各教育集团在纵向上与十大高校、院所加强合作,结合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教育深化,实现“一集团一高校”“一集团一院所”“一学校一科学家”的运行模式,推进教育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及落地实施;在横向上与优质初中打造教育共同体,辐射带动学区小学协同发展,实现集团保障机制、教育教学、课程建构、师生培养、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全面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100%全覆盖。各教育集团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公办初中学区入学率年年攀升。
在崂山区,集团化又是另外一种面貌。崂山金融区实验小学由青岛大学管理运行,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马勇军担任青岛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和幼儿园总校长,派驻大学优秀教师、青年博士挂职为副校长,首批就引来了29人的大学师范专业教授团队下沉到校,为学校提供师资培训、教研集备指导,铆足干劲提升学校的教研和课程改革水平。
在城阳区,共成立38个教育集团,其中一长多校教育集团5个,联盟型、特色聚合型教育集团23个,区外优质资源托管型教育集团10个。集团覆盖学校86所,普通中小学集团覆盖率已达80%以上,公办学校覆盖率高达91%。
本土名校带动 实现优质均衡
在集团化进程中,原本坐落在各区市的优质学校首先担负起了组建教育集团、辐射带动其他学校的任务。
市北区2023年在中央商务区、浮山后、新都心三大热点片区开办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同德小学、育新小学三所新校,全部实施名校集团化引领,直接增加优质学位4600个,三所学校仅一年级招生达18个班,初步实现“起点即高点,开办即优质”的办学目标。此外,通过集团办学,弘毅中学、市北中学、第四实验初中等一批新校全部驶入发展快车道。
2013年,李沧区以全省第一的成绩率先通过教育部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验收,2023年代表青岛市参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用10年时间完成由“均衡”到“优质均衡”的蝶变。这其中,集团化办学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岛振华路小学位于老城区,也是低效片区,学校里超7成的学生都是随迁子女。自从加入虎山路小学教育集团以来,振华路小学教师团队素质不断提升,学生依托集团校社团发展个人特长,逐渐在市区比赛中崭露头角。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变好,学校在教育督导检测中成绩显著提升。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不仅实现了有学上,更在家门口享受了优质教育,为今后的求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退出准入灵活 集团化不断升级
集团化并不是只出不进,灵活的管理方式也让教育集团化进程不断焕发新活力。
从共同体到成立集团,再到如今的集团升级,市北区的集团化办学改革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一批原本在集团中的“弱校”在获得长足发展后,也会逐步退出集团,成为新集团的核心校。
西海岸新区全域实施集团化办学、联盟办园改革,采取优质校+新建校、优质校+薄弱校等方式,为新建校和薄弱校“量身定制”教育集团,先后撤销9个薄弱学校机构编制,打破体制障碍,促进薄弱校全面提升。比如兰亭小学教育集团先后将2所新建校、2所薄弱校纳入集团管理。其中,新建学校朝阳小学在三年内成长为一所社会满意的高品质学校,便脱开教育集团独立办学。灵山岛学校纳入兰亭教育集团后,办学品质迅速改善提升,尽管班级规模小,但学生也同样享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齐全优质的学科教师,学校办学质量大幅提高,成为最美海岛学校。
按照计划,下半年,我市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将达到70%,推动名校组团发展继续向着更高目标前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