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设百所优质新校!未来3年,青岛基础教育发展路线图定了!
记者从23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以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名义联合印发,是未来三年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青岛市连续三年在省政府对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但是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现象,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还未能得到有效满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把教育纳入了全面优化公共服务的首要内容,提出“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计划”,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根据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市教育局组织起草《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以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名义联合印发,是未来三年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的主要目标是:到2024年,培育推出一批家门口好学校(幼儿园)、优质教育集团和教育强镇,各区(市)基本达到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标准,学前教育普惠优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学位充足、布局合理、资源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具体推进十大攻坚行动:
(一)保供给强配套,推进学位充足供给行动,全面保障就近入学需求。受生育、户籍政策变化和城镇化推进等多项因素影响,部分区域学位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我们将重点加强高新区、西海岸新区等功能区,城乡结合部新建居住区和教育配套设施相对薄弱区域的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建设,加快实施市南区、李沧区、即墨区等区域校(园)舍改造,加快推进市北区老四方工业区等10个重点低效片区(园区)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和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到2024年,全市新建改扩建220所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16万个,更好地满足就近入学需求。
(二)补短板促公平,推进教育强区(市)建设行动,全面提升城乡教育品质。青岛教育要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各区(市)教育必须强起来,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上率先取得突破。我们将坚持城乡一体、聚力突破,实施乡村幼儿园改造提升、美丽乡村学校建设、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达标三个项目,完成150所农村幼儿园改造提升;全面推进省、市、县教育强镇筑基试点,补齐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短板;通过建设改造、学生分流等形式,解决城区中小学面积不足的难题。到2024年,让乡村学校“小而美”“小而优”、城区学校更加均衡,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三)扩公办促普惠,推进幼有优育突破行动,全面促进普惠优质发展。实现幼有优育,主要是解决好上公办园、优质园的问题。我们将坚持优质普惠发展方向,把新建的城镇居住区配套园全部办成公办园,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举办公办幼儿园,对公办学位紧张的区域采取举办优质公办园教学点(小微园)、回购回租民办园等措施,增加公办学位供给,确保到2024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8%,优质园占比达到80%,让更多幼儿能够在家门口接受到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
(四)新起点高品质,推进新校高位发展行动,全面建设百所优质新校。根据规划,近三年有100所新校将建成投入使用,届时新校将占到全市普通中小学的10%左右,这些新校能不能办优、办强,直接影响全市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坚持校舍建设、设施配备、师资配置等一体化推进,按照集约用地、适度超前规划、预留发展空间的原则,优化并落实建设用地、校舍建筑、体育场地等办学条件标准,建设设施一流的精品新校。同时,采取提前一年遴选校长教师到优质学校跟岗培训,优秀校长“一长多校”等措施,推动新校在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下高起点、高水平办学,办成家门口新优质学校。
(五)抓示范促引领,推进初中强校提质行动,全面推动区域教育均衡。我市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差距较大、优质初中相对较少而且分布不均衡,是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我们将坚持改革引领、示范带动的原则,采取调整完善中考指标生政策,推进全环境育人改革实验,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选聘校长,推进初中学校与优质普通高中、高校合作办学等措施,打造一批初中强校,带动周边小学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让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都成为“好学校”,切实缓解择校难题,提升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
(六)强学科塑品牌,推进特色高中创建行动,全面提供优质多元选择。普通高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学段。我们将坚持以特色多样为发展方向,深化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改革,以特色学科培育为抓手,系统构建特色课程、教学、评价、管理体系,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和特色学校文化,并在自主招生、师资建设、设备配置、收费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20所普通高中打造成特色高中,并通过“强基计划”落实等措施,为普通高中学生进入优质高校创造更多机会。
(七)提效益促均衡,推进优质资源扩容行动,全面缩小校际教育差距。推动优质资源扩容,提供多元教育选择,是满足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的关键举措。我们将以改革促发展,从两个方面持续发力,优化教育服务。一方面,持续深化联盟办园和集团化办学改革,探索跨区域联盟办园模式,推动优质教育集团跨区域吸纳乡村学校,加强项目合作和捆绑式评价,强化集团化办学保障,实现核心校与成员校的资源共建共享、办学质量共提。到2024年,全市幼儿园联盟办园参与率达到100%,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50%,薄弱中小学参与率达到100%,推出一批特色优势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示范性联盟和教育集团。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国际化学校建设,鼓励支持各区(市)在人才引进相对密集区域建设一批国际元素突出、教学质量优良的国际化学校,扩大国际化教育资源供给。
(八)建平台聚资源,推进智慧教育赋能行动,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信息技术是教育资源优质均衡配置的重要手段,对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坚持以新技术培育教育新动能,以建成智慧教育示范区为目标,采取建设新型网络基础设施、丰富优质微课资源供给、提供公益性网络化教学服务等措施,提升“互联网+”教育治理和信息化教学支撑保障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汇聚共享,让城乡孩子“同上一堂课”,都能接受良好教育。
(九)抓队伍强投入,推进强师兴教保障行动,全面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发展优质教育,优质师资是关键,教育投入是基础。师资方面,我们将健全高素质教师队伍配备、培养机制,建立以在校在籍就读学生数量为依据适时核定编制的教师补充机制,研究制定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来青任教的政策,全面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梯队发展,制定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引进行动计划、青年教师“菁英计划”和新入职教师连续五年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的骨干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经费方面,我们将健全基础教育经费持续增长保障机制,严格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分年度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和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更好地保障和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十)强内涵提质量,推进育人品质提升行动,全面提高内涵发展水平。实现优质资源倍增,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上,真正做到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教好身边的每一个学生。我们将坚持五育融合、全面发展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和教师课程实施力,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持续打造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品牌,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同时,实行学生健康素质提升工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干预机制,打造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实行家校社协同育人工程,将家长学校建设作为重要突破点,加强家庭教育专业队伍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学校阵地建设,为广大家长提供优质家庭教育服务,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推动关键领域突破,力争学生发展的核心指标居全省前列。
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是教育惠民的重要举措。我们按照优先发展、超前布局的思路,采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办法,加快推进工作任务的落实。今年以来,先行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0所,推动完工50所,建成后可提供优质学位约8.07万个;启动教育强区(市)建设行动,对50所农村幼儿园进行改造提升,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10个强镇筑基省级试点镇工作,市南区、李沧区分别作为全省首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将接受国家评估认定;启动新校高位发展、初中强校提质等举措,持续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改革,青岛实验初中、青岛九中、青岛三十九中和青岛五十八中分别与崂山区、李沧区、高新区等区(市)签约托管部分学校,有些学校今年已经正式招生,更多孩子有机会在家门口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来源:爱青岛 编辑:戴慧慧]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