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刷视频、打游戏拔不出眼来 暑假别让孩子成低头族

原标题:暑假别让孩子成“低头族”

刷视频、打游戏孩子欲罢不能 社会监管与家庭引导缺一不可

“妈妈,我就再刷一小会儿视频就去学习。”“每个礼拜就这会儿能玩游戏,你就让我放松一下吧”……炎炎夏日,每个家庭的“神兽”都进入到了假期模式,每天不是“栖息”在沙发上,就是窝在房间里,标配动作是抱着一块小小的屏幕,手指翻飞,傻乐呵着。“我们要上班,不能时刻监督孩子,手机要用于随时联系,也不能直接没收,怎么能让孩子们少玩手机,真是难题。”市民李女士向记者“诉苦”。近日,记者了解到许多家庭在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上“犯了难”。

刷视频打游戏“拔不出眼来”

“现在长大了些,再加上天气炎热,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就想玩手机。”李女士皱着眉头吐槽起了她的儿子,“一会儿要查个什么资料,一会儿要问个什么问题,手机到手之后就要不出来了。我观察了一下,他主要就是聊微信、听歌、打王者荣耀,同学们也都好像‘在线’,一天到晚说些我听不懂的东西。要没收他手机,他就说老师布置了什么东西要用手机完成。我们大人有时候都停不下来,小孩子自控力弱,更是‘拔不出眼来’,不让他看了就哭唧唧的,我们心就软了。”李女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主要是手机对于他们真的‘太香了’,很难有什么能比手机更具有诱惑性和吸引力,而且,放假期间,孩子们的自由度太高了,实在不好管。”

去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今年暑假是“限游令”后的首个暑假,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网游平台防沉迷系统审核趋严,很多电商平台加大了对游戏账号买卖租赁的管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同时,仍有一些未成年人通过社交平台租号、买号等方式突破防沉迷系统或人脸验证,一头扎进网游的世界,无法自拔。

有效陪伴多沟通是关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使用过短视频的未成年人有65.6%,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虽然各大平台出台了青少年模式,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破解密码、购买账号等绕过技术监管,对孩子们来说并非难事。2021年11月5日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其中,有42.8%未成年人直接向家长索要过身份证,甚至有11.3%的家长并不了解未成年人索要身份证的目的。

“家长永远是孩子最贴心的伙伴,因为你们是孩子最信任的家人”,青岛天山小学张新蓉老师告诉记者,“面对孩子沉迷手机的现象,家长一味禁止或者喋喋不休与孩子争论,都会适得其反。不如有效陪伴、多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用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力量,例如可以与孩子约定每天学习之余3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合理使用手机;可以周末一起清扫卫生;闲暇时间一起散步、一起读书、一起做美食等,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让孩子没有时间关注手机。以身作则培养孩子丰富的兴趣,比如展现自身对天文的爱好,培养孩子对天文的兴趣,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和各种夏令营中体验,让孩子在观测活动中找到真正应该拥有的兴趣爱好。开学后,我们也将利用班队课的教育契机,展示沉迷手机不良后果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自行分析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得出正确、合理使用手机的结论,有利于学生接受。教师抓住契机进行正确的引导,加上同伴互助的效应,也能逐渐减少学生对手机的迷恋。”张新蓉老师说。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王彤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孙宝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2 08/10 08:07
· 来源 ·
青岛早报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