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抑郁情绪 离中学生并不遥远
孩子早有苗头却被部分家长忽视 早发现早干预很重要也不必过分焦虑
“照顾好我的猫,别把它抛弃了,对它好点。 ”近日,石家庄一名13岁女孩乐乐(化名)留下了这样三行遗书后,吞药自杀,此时距离她被诊断出抑郁症仅一个多月。抑郁症,看似距离孩子非常遥远的一个词。可事实上,记者从心理专家、中学老师处了解到,岛城中学生有抑郁情绪的并不鲜见,有些甚至已经被明确诊断为抑郁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孩子多次主动要求父母陪伴去看医生,父母却以为孩子装病逃避上学,忽视了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
心理门诊上的中学生“两头翘”
“据我了解,高三级部就有几个孩子是有抑郁情绪,有的被诊断为抑郁症了。 ”在谈起石家庄女孩乐乐的自杀事件时,市内一所高中的老师这样对记者说。几个孩子有抑郁情绪,还有的是抑郁症,这是不是只有该所高中存在的“个别现象”?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另一所高中的老师。 “听说有一个学生因为抑郁,休学回家了。但孩子有情绪异常的情况不光毕业班存在,有的孩子高一一入校就有表现。我就教过一个,课堂上做不出题就抓头,有点吓人。学校的心理老师也基本上每天都能见到咨询的学生。 ”这位老师叹着气说。
“近些年,来就诊的学生确实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市立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王克说,自己现在半天门诊接诊量通常是三四十人,其中大人比较少,大约70%是学生,而学生群体中,中学生占到七成。据王克观察,就诊的中学生群体还有“两头翘”的特点,即初一、初三和高一、高三的孩子相对较多。
孩子早有苗头父母后知后觉
“有一次看门诊,有个初中生自己来的。我问他家长呢?结果孩子说,他跟家长提了好几次,想让爸妈陪着到医院看看心理医生,父母都觉得他是小题大做。 ”王克说,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诊治,她马上联系了孩子家长,直到电话打通说明情况,家长才意识到原来孩子真的出现了抑郁情绪。 “有的家长拗不过孩子,带着来医院了,却还跟我说:他就是不好好上学,装病。其实孩子确实需要进行干预。还有的家长,在我撸起孩子袖子露出自残伤口时才大吃一惊,他们甚至原来根本就不知道。 ”
据王克介绍,孩子出现抑郁等情绪问题,往往并不是就诊当天、当月或者是当年才开始的。有些初中孩子是从小学起就出现了心理不适的苗头,而高中生则是从初中开始,当时孩子症状轻微,通过自己调节可能就扛过去了,等遇到新环境,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问题被激化出来。王克提醒,目前有一部分中学生家长只关注孩子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学习怎么样,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这是不应该的。
孩子有这些表现家长要注意
王克告诉记者,就诊的中学生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适应障碍,即对学习、同伴关系等适应能力差,表现出抑郁焦虑等情绪。因为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所以对这部分孩子,不能轻易扣上抑郁症的帽子。还有一种是真正的抑郁症,表现为思想消极,有自伤自杀行为,符合重度抑郁,才会下诊断。谈及孩子出现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原因,王克说这比较复杂的,但通常与外界环境、自身性格、养育环境和方式、亲子关系等有关,在一定的诱因下,孩子会逐渐表现出来。比如初一高一的孩子,来到了新的校园环境,面临新的人际关系、新的课程,相对容易出现一些不适应的表现。而初三高三的孩子,如果承受较大的升学、课业压力,也容易出现问题。
有些家长很关心孩子,却可能因为缺乏心理学知识,不了解孩子哪些表现是异常的。王克提醒,当孩子出现易发脾气、易哭、忽然不爱说话、不想接触人、吃不好、睡不着、经常头疼脑热却查不出原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把“没意思”挂嘴上等情况时,家长们就要提高警惕了,这是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
放平心态面对问题别焦虑
一旦发现孩子有了抑郁情绪的迹象,家长应该怎么做?
王克建议,家长可以先提醒孩子找学校心理老师谈谈,或者主动联系心理老师寻求帮助。 “现在很多学校都配备了专业心理老师,他们贴近孩子生活,更好切入。而且不少老师很有经验,如果经过他们的判断,孩子只是短暂性的适应障碍,症状也比较轻,那么老师是可以帮孩子解决问题的。如果心理老师认为孩子的情况相对有些严重,需要到医院治疗,也会及时提出建议的。 ”另外,家长也可以直接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心理门诊就诊,或求助有正规资质、靠谱的心理咨询师。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问题后,会主动提出休学。其实除非是抑郁症较为严重,需要住院治疗或时刻看护,才考虑休学。对于症状轻的孩子,应鼓励他们坚持上学,从隔三差五去到每天上半天,再到一直按时上学,循序渐进。 ”王克强调,家长要客观看待孩子的问题,卸下不好意思、怕被别人知道等病耻感,不要把适应障碍当作“不正常的事”,不论是适应障碍还是抑郁症,及早发现,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都可以好转、恢复,不要太焦虑。 “作为家长,还应该多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主动为孩子提供心灵的滋养。 ”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张琰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亚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