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在家庭中发掘儿童参与的巨大价值

2019-09-05 10:57: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古德

原标题:在家庭中发掘儿童参与的巨大价值

儿童参与,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赋予儿童的基本权利之一。从教育视角看,是指儿童要有机会了解更广大的社会生活事实、获得丰富的阅历;要有机会获得多元和均衡的生活经历;要有机会接触真实的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也就是说,关注的是儿童是否有机会、以怎样的程度和宽度、以何种方式去接触和经历周遭的生活。

今天儿童的生活内容几乎完全以学校与学业为主题,娱乐、交往、社会实践较少,与“能力”“视野”“素养”等发展目标不相适应。而家长对子女教育越是焦虑,儿童生活中由成人主导的结构性活动就越多;家长的社会安全感越低,儿童的生活环境就越小;家长购买的教育服务越多,儿童的参与状况就越不理想。试问,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了参与机会的童年,从小缺乏参与的一代人,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能否取胜?

学习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学习之外的参与很不充分。据中国儿童中心的调查显示,儿童校内外生活的主要内容皆被学习占据,现状令人担忧。从亲子沟通的内容来看,中小学生中48.4%每天都会跟父母谈论学习,34.5%每天都由父母辅导学习;从校外活动参与的内容来看,48.9%的中小学生都参加了和学校考试内容密切相关的补习班,小学生参加补习班的比例为49.2%,初中生为51.7%,高中生为45.9%。可见,学习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全部生活的主要内容,许多儿童是在孤独而忙碌的学习中度过自己的童年。

儿童参与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调查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中小学生放学后几乎没有和朋友玩耍的时间,即使有机会和朋友玩耍,每次玩耍的时间都在1小时以内。另外,中小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处理家庭作业,近30%的小学生要花2个小时以上,15.7%的初中生要花3小时及以上,高达41.2%的高中生要花3小时以上。

除时间之外,儿童参与的空间也受到诸多限制。以社区参与为例,目前中国社区还缺乏专门针对儿童的机制和平台,多数儿童不知道有居委会这个组织,更不了解居委会的具体职能。在社区中,儿童并未被作为一个有独特需求和眼光的行动主体来看待。儿童虽然生活在社区中,实际上却是被社区边缘化的群体。

儿童参与的一些重要议题被忽略。在家庭参与方面,亲子沟通话题单一。90%以上的父母会和儿童谈论学习问题,但31.5%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如何交友,33.6%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自己的工作,26.3%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如何用钱,38.6%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什么是爱,47.8%的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论生命和死亡。这些缺失的话题,恰恰对儿童的长远发展、自我保护和生命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儿童的校外参与很不充分。就人际交往而言,14.5%的中小学生从来没有和邻居说过话;就校外活动而言,68.3%的中小学生没有参加过校外主题活动,65.8%没有参加过国内营地活动,87.2%没有参加过国外营地活动。

儿童的公共参与渠道受局限。虽然儿童在公共参与方面表现出兴趣和信心,但是仍有26.7%的学生从来不看电视新闻,43.2%的学生从来不看报纸新闻,28.8%的学生从来不看网络新闻。

那么,如何在家庭中发掘儿童参与的巨大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儿童参与?

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和尊重儿童的参与权利。家长要不断更新和构建科学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儿童观,要认识到儿童是一个有独立人格、有主动发展能力、有优先发展权益的人。儿童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不仅需要成人世界的保护和促进,同样需要儿童自己的贡献即儿童参与。无论是表达意见的儿童参与,还是体验生活的儿童参与,都是新时代家长应该具备的认识与思想。

从知识认知上,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个体儿童发展的特点,遵循规律。儿童参与的落地与实践,要以儿童发展的规律为依托,超出或不及儿童能力的参与,对儿童都会是一种伤害。特别对于幼小儿童而言,“儿童的表达”是隐性而多样的,需要家长读懂儿童的需求,创造对儿童友好、开放的家庭及周围环境,使环境与儿童发展产生积极良好的连接和互动,为儿童提供生活与经验的更多机会、更大空间。

从方法和手段上,提供儿童可以充分参与的机会。家庭无处不课堂,要避免把家庭做为学校教育、学科学习的延伸课堂,实现家庭作为生活教育天然场所应有的价值,实施礼仪、德育、劳动教育、美育、食育、社会教育等重要内容。同时,家长要在生活中真正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信任并培养儿童参与的能力,家庭事务中不要忘记征求孩子的意见,听取孩子的想法;凡孩子力所能及的事,特别是自己的事让他自己做;同时,还要指导和示范给孩子如何帮助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

(作者霍雨佳,系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长、研究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古德]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