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高考前一周该怎样过?青岛名师为考生家长支招

2017-05-31 07:56:06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亚麦

原标题:名师支招 冲刺高考

端午节一过,距离高考仅剩一周时间了,7天时间该如何度过?家长、考生应怎么做?心理状态要如何调整?近日,记者邀请岛城各学科有多年带高三经验的老师,为考生和家长支支招。老师们提醒考生,最后冲刺阶段,还是应注意回归基础,做好知识点的内化沉淀,同时还要注意调整好心理状态,不要急躁,有条不紊地梳理一下知识脉络,以最好的精神状态迎接高考。

语文

●青岛17中·特级教师 于志芹

静悟期间建议抓大不放小

回归《考试说明》与课本,重在静悟梳理,不盲目刷题。高考前一周,一般将整个试卷结合《考试说明》完整地过一遍,包括题型以及每种题型的解答技巧。如有遗忘或模糊之处,马上查漏补缺。比如字音、字形、成语、病句、默写与虚词,做到零失误。

阅读能力的考查是重点,共计57分(现代文阅读27分、古代诗文阅读30分)。考场上,不要急着做题,要耐心先读懂文意,运用圈画法,标注关键词句,建议每篇文本至少读两遍,尤其是诗歌鉴赏,至少读3遍。对不同文本,考生应采用不同阅读答题策略,这些技巧在静悟期间一一落实。

作文是重中之重。考生要分人物与主题素材整理,从古今外三个维度展开。比如主题素材从“人生价值、道德情感、理性认知、文化教育、创新发展、态度意志、思考体验、心灵修养、成长成才”等方面整理。

考生要重视名言与精彩段的记忆,重视考场作文技巧。高考批卷根据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打分,建议升格自己两篇作文,按高分作文“五度”原则,即结构清晰度、说理深刻度、用材厚度、语言亮度、时代温度。考前至少再做一套题,巩固答题技巧。

数学

●青岛39中·中学一级教师 赵晟珂

回归基础注重查看错题本

考生要回归基础,注意把平时能得的分数尽量稳稳地拿到,会做的题一定“零失误”,确保会的题不丢分。临近考试,不要做难题、偏题、怪题,学会大胆舍弃。错题本是学生知识的积累,学会重视以往纠正过的差错,利用有限的剩余时间,有步骤的将错题本上的内容梳理一遍。

“做题习惯很重要,感觉也很重要,每天保持一定的练习量。做好限时训练,注重实战训练,感觉一下考试节奏。做题注重基础,不摸高。”学生还要注意规范做题,对常考的主干知识,做到心中有数。除此之外,考生要调整好心态,轻松应对高考。

英语

●青岛9中·中学一级教师 张燕

内化沉淀弄清“知识点迁移”

青岛9中高三英语集备组组长张燕认为,临近高考英语应注重基础知识,复习以词汇、语法和题型练习为主,听力、阅读等题型要掌握方法,不做难题、怪题和偏题。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考生要学会内化知识,静心沉淀知识点,将学过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为考试时知识点的输出做好有效储备。现阶段,题海战术已不可取,考生要做的是高效知识迁移。“最好能做到,看到某个题目,明白要考核的是哪个知识点,能够这样做到有效的知识迁移就可以了。”她还认为,在英语听力和写作方面考生要加强一些练习。每天坚持听听力,即使盲听也行,保持听力语感。同时,注意每天练习一下作文,做好相关题材和词汇的积累。

“学生情况不一样,可据自己情况,主动向老师询问相关问题,老师也可有针对性地给予每名学生个性化指导。 ”张燕说。

文综

●青岛2中·高级教师 徐艳军

强化信心琢磨典型题目思路

文综复习策略很重要。青岛2中地理高级教师徐艳军表示,高考最后几天时间里,考生要注意强化信心、优化情绪。积极自我暗示,做自己的心理支持者,多肯定自己,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对结果的期待要与实力相符,不必追求门门都发挥得很好。

“考生要学会调整状态,提前调节生物钟,以保证高考时精力充沛。”考生要一步步完成学习计划,给自己“已准备好”的感觉。考生可做些偏重学科核心概念、原理和知识的练习。每天适度练习偏重中、低层次的题目,保持答题“手感”。对于文综,重视琢磨典型题目的思路和关键词,更要加强主干知识记忆,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考看总分,弱科通常有较大提分空间,可采用每天弱科多投入10到15分钟、优科少投入10到15分钟的方式复习。

理综

●青岛17中·高级教师 幽建春

调整节奏在“读看练”上下功夫

青岛17中高三生物集备组长幽建春认为,高考最后七天,考生要科学作息、合理规划学习生活,放松心情,充分准备高考的每一个细节。根据多年送考经验,他建议,物理、生物、化学三科复习要把关注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覆盖面上,理清基本概念和规律。以“读、看、练”为主线贯穿冲刺复习。

“读”,应看课本,结合学科知识清单(静悟材料)把所学教材通览一遍,特别是教材上的黑体字,重要概念、原理、规律等一定要读熟。据自己实际情况,查缺补漏,自己易出错的知识点要多看几遍。

“看”,重点是本学期曾做错过的考试及作业题,特别是一模考试后的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最好再做一遍,分析出错原因,避免再犯。

“练”,最后阶段里尽量不做或少做高难度的习题,复习时一定要动笔,不能光看不做,保持必要的临战状态。可挑选一、两套较好的试卷做适应性练习,重点放在解题速度与思维灵活度上。

对家长

家有考生 不必过度关注

青岛58中心理成长中心指导中心老师山东省心理特级教师王克伟

临近高考,家长也会产生焦虑情绪,这种情绪会以各种各样方式传染给孩子,从而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家长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考出理想的成绩。 “比如,有些家长觉得要考试了,对孩子伺候得会更细致周到,一会儿送水、一会儿送水果或牛奶,可是家长哪里知道,自己送去的不是关心,是过度关注、是压力。”王克伟说。他建议家长顺其自然,适当征求孩子意见,让孩子有自由选择的空间。

最后的复习考试期间,家长要注意不要谈及分数、未来目标等。家长可以跟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利用饭后的时间散散步,相互沟通,让孩子把心头的压力、心里话及苦恼说出来,这是做好心理调节很重要的一环。当然,高考前家长和孩子的心理沟通要讲究时间、地点和条件。不能在孩子复习功课时动辄就进去聊上几句,要在孩子休息、比较放松的时候去交流,要见机行事。

考前,确保考生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给孩子加营养,给孩子吃大鱼大肉。其实没这必要,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一般情况下营养都会得到满足,关键要做到营养平衡合理。不在于给增加什么蛋白质就能提高记忆力,就算真的吃了富含蛋白质的东西短期内也不可能提高记忆力。

对考生

规范复习 以良好心态迎高考

青岛实验高中·创新人才发展中心主任 肖亚军

接下来一周时间对考生来说,最关键的是调整好心态,从容面对高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位考生的能力已具备,就看能否在高考中正常发挥出来。在最后这段时间里,每位考生都应强化通过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迎考心态的意识。

明晰规范行为,完成每天的复习任务。对自己认为不满意的题目,要自我限时训练;要看完静悟材料,不清楚的知识点要一日一清。今天不想明天的事,只要把每一天过得踏实,自己内心就会慢慢变得踏实下来。

规范行为需遵循已有的习惯。作息、饮食都不需做刻意改变,晚上只要不是太晚(11点以后)、早晨不是太早(4点之前),原有的作息时间就可以保持。饮食更不可为了高考进补,保持跟平常一样最好。这样,高考就会变成一个普通日子,从容自然地走完即可。

规范行为需保持与周围人的融洽关系。在学校里,要热情地与老师沟通、与同学交流;回到家里,跟父母一起刷刷碗、聊聊天,甚至在高考前最后一个周末和家长一起逛逛街;高考当天不妨特意约一两个“死党”,说说笑笑。良好的人际氛围可有效化解紧张与不适,有助于考生从容面对高考的挑战。

本版撰稿记者王世锋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