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救捞专家防溺水讲座 同伴溺水要见义“智”为

2017-03-31 09:29:53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帛幼

原标题:教育青少年见义“智”为善莫大焉

近日,珠海市斗门区教育局在斗门四中举办防溺水知识讲座,邀请救捞专家主讲如何见义“智”为,提高学生的溺水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救护能力。讲座上,专家先用东北快板开门见山,吸引现场所有师生,再结合自己多年的救捞经验,将各种可能发生的溺水原因给同学们讲解,特别强调如果遇到同伴溺水时应见义“智”为,而非见义勇为。现场还演示了如何就地取材,用衣服、裤子等可利用资源打结成绳救助溺水者的方法。

中小学生大多数贪玩,但由于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活泼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差,辨别是非能力弱,因而也可能引发多种安全问题,如溺水事故、交通安全、人身侵害等。近年来,我国各地多次发生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溺水死亡事故。在一些省份,溺水已成为伤害生命的“头号杀手”。而多人溺水死亡的案例中,很大一部分溺亡者都是为施救第一个落水者而不幸溺亡。主要因素就在于中小学生面对同伴溺水时不懂正确的救援方法,而是盲目地下水施救引发更大悲剧。

就此而言,珠海斗门区教育局邀请救捞专家举办预防溺水讲座,教育青少年遇同伴溺水要见义“智”为,既要救人也要保护好自己,这种教育理念无疑利于呵护孩子们的生命健康,实则善莫大焉!

诚然,勇救落水人员的见义勇为精神固然值得褒奖,但在见义勇为的时候,不应使生命成为救人的代价。具体到防范青少年溺水事故和救助溺水人员来说,一是要具有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二是不会水的人不要冒险下水救人,要用科学的方法组织施救,不要逞一时蛮勇,以避免无谓的牺牲。

当然,引导青少年见义 “智”为、见义“巧”为的方面还很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社会组织与学校和家长联合起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一方面不提倡和鼓励未成年人从事与自身行为能力不符的活动,另一方面,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逃生自救方法,特别是面对溺水救援紧急情况,要临危不乱,采取正确的施救方法。

[编辑:帛幼]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