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在校就餐人数增加 校园食安漏洞不能掉以轻心

2017-03-17 08:05:48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帛幼

原标题:校园食安漏洞不能掉以轻心

坏苹果、劣质米、可疑油……近日,合肥一幼教机构下属多家幼儿园被曝幼儿食用“问题食品”,引发孩子家长担忧。今年“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由于我国幼教机构和中小学在校就餐人数快速增加,校园舌尖安全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如今在一些城镇,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午餐甚至三餐托付给学校和幼儿园。各地政府也在大力推进中小学生午餐工程,解决家长后顾之忧,这是政府和学校的积极之举,值得点赞。

此类事件表明,供餐企业和校方还存在一些监管漏洞。我国校园食品安全规范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也就是主要靠食药监部门的监管和校方的“主体责任”。当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校就餐学生出现“低龄化”和“全覆盖”的趋势。中小学生在校午餐人数不断增多,风险也随之增加。如果相应的监管手段跟不上,很容易出现食品安全事件。

加强校园食品安全迫切需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办法。比如食材的源头控制和追溯,是否可以严格甄选和招标采购;校园餐饮从业机构是否可以强制A级即从业最高级;校园的主办责任与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如何无缝对接,防止各管一段出现盲点。此外,引入社会监督的力量,发挥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监督作用也值得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食品安全的理解不应仅停留在不出事上,对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吃得健康和营养也是应有之义。学校和食药监部门应该提高工作的标准和要求,而不仅是底线守护。

食品安全问题,社会广泛关注,必须高度重视。维护好少年儿童的“舌尖安全”,也是政府部门迫切需要应对的新课题。相关部门需要主动作为,确保校园食品安全,让学生吃得安心,让家长感到放心,让社会舒心。 杨玉华 周畅

[编辑:帛幼]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到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