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学校社会提供平台 青岛高中生捧回国际电影奖

2016-11-03 08:44:16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可可

\

\

一个先天患有癫痫病的孩子在考上大学后与同学们以聊天回忆的方式,讲述了自己从小备受打击而内心封闭、在冷眼嘲笑中备受欺凌的情形,及她受漫画影响而改变自己勇敢面对生活、最终获得新生的变化过程……正是这样一个励志的故事,在近日举办的首届中欧国际青少年电影节中,为青岛二中分校捧回了两项大奖。据了解,这也是青岛中学生自主编创微电影首次获国际电影节大奖。

微电影国内国际屡获奖

近日,由中国驻欧盟使团、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主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广电新闻出版总局、中欧文化艺术节执行委员会支持的中欧布鲁塞尔中国电影节和中欧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幕。其中中欧国际青少年电影节主要甄选来自中国和欧盟国家青少年编创的优秀影视作品,由青岛二中分校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作品《冲天鸟》《凤尾蝶》双双入围,最终,《凤尾蝶》的导演程思文获得了“中欧·新影人奖”,青岛二中分校则荣获“中欧·光影人才塑造奖”。

“这部作品之前获过全国一等奖,这次又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励。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还有武健老师对我们的指导,让我们的爱好和兴趣得到了发展。 ”青岛二中分校2014级艺术学院学生程思文是 《凤尾蝶》的导演,回想起拍摄经历,他至今仍觉得历历在目。 “拍最后一场戏的时候是在海边,那时还是冬天,风很大又很冷,演员们的衣服穿得也不多。我原本打算尽快拍完,可大家都说不行,坚持再来一次又一次,追求最好的效果。 ”程思文说,看着同学们脸冻得通红还依然坚持的样子,他觉得非常感动,也因为这一次的经历,他选择走上了艺考的道路。

学校、社会提供发展平台

青岛二中、青岛二中分校校长孙先亮表示,如果没有课程的支持和学生个性潜质的发展,任何教育都无法和国际化接轨,因此二中分校自2013年起打破传统的班级制,实行“学院制”和“导师制”,为学生的发展需要提供了富有特色与个性的支持,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和发展自身特长。 “这次中欧国际青少年电影节的举办,为青少年电影人提供了一个走出国门、展示自我的机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借此拓宽对电影专业的认知,增强自身的国际化视野,今后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

据了解,青岛中小学现有校园电视台和影视媒体中心的学校有100余所,很多学校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影视专业特色校本课程、校园电视台学生组织、微电影社团等,培养了大批青少年电影爱好者,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还能增强其动手能力、传播能力、自我塑造能力。同时,青岛市教育局每年组织学校参加NOC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电影比赛、青岛微电影大赛、青岛中学生电影节等活动,使得学生们可以通过影视创作提升审美素养,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构建完善人格。

校长讲述蒙氏“教育经”

“培养学生要注重多种智能,不能只盯着学习成绩”,近日,在青岛美亚国际学校的开放日上,校长ChrisVicari博士讲述自己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蒙氏教育理念的受益者和践行者,他的父亲就是一位使用蒙特梭利教学法的老师,在尊重学生及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方式方面很有经验。他认为教育需要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鼓励学生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因此,学校从教具的使用、课程的安排、教师引导等方面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蒙氏教育需要一大批具有教育情怀和职业技能的老师,师资培养非常关键,据介绍,经青岛市教育局批准,“青岛白珊蒙特梭利教师培训学校”已正式成立并面向全国招收学员。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