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十四届职业技能大赛正式启动,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创业四大板块的比赛工种和赛项将陆续展开。记者从22日举行的有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技能大赛紧密对接我市产业发展需求,新设置了快递业务员、二手车鉴定评估师等工种,并对接大众创业首次设立农家宴、网店设计、立体裁剪等技能创业赛项。大赛最高奖项“振超”技能大奖将由上一届2个增设至3-5个,每个奖励10万元。
对参赛人员不设限制
大赛从22日启动,计划于明年3月结束。大赛把开放作为办赛第一特色,面向市内外广大城乡劳动者和年满16周岁(2000年9月30日之前出生)在校生。大赛破除报名条件制约,参赛人员不受身份、学历、低于和技能等级限制均可报名。
参赛选手可选择网上或现场报名,每人限报一个职业(工种)。网上报名可登陆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青岛就业网,点击大赛链接进入报名页面,也可直接登陆青岛市第十四届职业技能大赛网页,根据提示进行报名,或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参赛选手也可到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各赛区现场报名。报名日期为9月26日-10月25日17点。
大赛设四大板块约80个工种
与往届相比,本届大赛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内容设置上更加突出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导向,大赛紧紧围绕全市产业布局,紧密对接重点、新型、高端、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首次设立“技能+农业”、“技能+工业”、“技能+服务业”和“技能+创业”四大板块进行。其中,着眼推动农业发展,设立7个赛项;立足助力“青岛制造”,设置了涉及轨道交通等8大产业的42个工种;着眼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首次设置快递业务员、二手车鉴定评估师等工种;首次对接大众创业,设立农家宴、网店设计、立体裁剪等技能创业赛项。
据了解,本届大赛分职工和学生两个组别进行。目前根据各赛区工种和赛项申报情况看,职工组约设立60个工种,学生组已设置18个工种。届时将根据实际报名情况最终确定各工种和赛项。各项竞赛原则上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项竞赛,成绩均为百分制。
为做好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储备工作,本次大赛将选取部分职业(工种),在竞赛结束后选拔优秀选手进行集训,北站世界技能大赛全省选拔赛。
“振超技能大奖”扩大至3-5个
为更加突出弘扬工匠精神的品牌引领作用,本届大赛继续设立“振超技能大奖”,作为大赛的最高奖项,并将大奖数量由上一届的2个扩大到3—5个,进一步提升大奖的引领作用。届时,将在各工种竞赛状元中,选择在本市工作,品德优秀、技能精湛、贡献突出的3-5人,每人奖励10万元。同时,优先推荐评选“青岛市首席技师”、“青岛市劳动模范”。
对大赛其他获奖选手的奖励方面,职工组冠军奖励1万元、第2名5000元、第3名2000元、第4名至第6名各1000元;学生组冠军奖励5000元、第2名3000元、第3名1500元、第4名至第6名各800元。荣誉奖励和职业资格认定按照《青岛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记者还了解到,本次大赛首次设立了对赛区承办比赛的每个工种给予最高3万元的补贴,具体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根据耗材情况划分层次,确定补贴标准。
“国字号”大师参与命题裁判
本届大赛的另一大看点是豪华的裁判阵容。为继续发挥“大师”品牌号召效应,大赛将邀请具有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的“国字号”大师参与命题和裁判,提高大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另据了解,今年大赛将继续开展“大师讲坛”、“技能达人秀”、“状元故事”等系列品牌宣传活动,努力扩大“技能青岛”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此外,大赛建立“赛务公开、全程监督、工作回避、重点巡视”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确保大赛的规则公平。大力推行“统一封闭命题,统一考务平台,统一封闭阅卷”组织模式,确保大赛结果公平。
另据了解,本次大赛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及工青妇等10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大赛组委会,负责本届大赛的组织领导工作。同时,在大赛组委会下设仲裁委员会、监督委员会、裁判委员会和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分别负责大赛仲裁、裁判、监督及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各赛区均成立赛区组委会,负责本赛区竞赛的组织实施工作。“1+4+X”的组织领导体系,为大赛成功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配合大赛启动企业岗位练兵活动
记者采访了解到,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从1990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是第十四届。通过26年来连续13届大赛的举办,全市累计报名参赛的技术工人达8万余人次,带动全市岗位练兵270万余人次,选评高技能人才8万余人次。技能大赛已成为全市技能人才选拔评价的平台、行业人才学习交流的平台、政校企协沟通合作的平台。
为配合第十四届技能大赛的举办,市人社局会同市总工会、市经信委、市国资委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企业中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市企业中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
本次岗位练本着立足岗位、广泛参与、以赛促训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争取技能岗位的职工都有机会参加练兵活动。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方针,练兵内容以提高广大产业工人技术业务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为重点,主要包括业务理论、操作技能、行为规范三部分。由各单位以集中授课、知识竞赛、岗位履职研讨、创建示范岗位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展开。
活动从9月开始将持续至明年1月底。具体内容可关注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官方网站。(记者李莉莉)
[编辑:可可]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