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签假协议盖假章 就业率“注水”成高校潜规则

2016-08-31 13:40:19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可可

今年高校毕业季,半月谈记者在甘肃、黑龙江、福建等省多所高校调研了解到,在利益驱动下,就业率“注水”已经成为部分高校的潜规则,可能导致教育部门对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的误判。改革传统的就业统计方式,引入薪酬水平、岗位与专业匹配性等新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的高校学生就业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就业率“注水”已是公开的“秘密”

据一些负责就业工作的高校老师及学生反映,当前一些高校存在将就业与毕业证、报到证硬性挂钩的现象,存在签假协议、盖假章等就业率“注水”问题。“有的学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引导没就业的学生赶快签,学生为了完成任务拿到毕业证随便找个单位写个函。”甘肃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就业指导老师透露,有一些高校将就业实习也算成就业,只要学生能“找个地方盖个章”就视为就业。

“在一些高校,就业率造假是公开的秘密,公开场合大家都不提,但学生和高校都清楚这里面有问题。”黑龙江某高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有时签订三方协议,学校或家长帮忙联系企业,直接跟对方说帮着签几十个人,学生的户口和人事档案都不用过去,均由学校代签,学生也不用去企业工作。“甚至有的高校自己填灵活就业表,为应付主管部门检查,填的核实电话也是学校老师自己的电话。”

专家认为,就业率掺假一方面助长了浮夸虚报之风,直接影响高校的社会声誉,影响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与信任,另一方面也影响考生对报考学校真实情况的了解。更严重的是,会导致教育主管部门在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时发生误判,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记者调研发现,高校之所以千方百计追求高就业率,主要是因为主管部门会统计通报就业率,这直接关系高校的社会评价和生源质量。“就业率是招生计划调整和办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学生报考都很看重就业率指标。”某高校老师表示,就业率对高校招生计划指标有直接影响,若调减招生计划对于一些高校来说压力很大。

高校学生就业出现新动向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日益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多元化趋势,以就业率为核心的单一就业评价指标已不足以反映大学生实际就业状况。

一是高校中出现“慢就业群体”。全国高校普遍存在一些应届毕业生就业愿望不强烈的情况。业内专家坦言,“90后”应届毕业生心态发生明显变化,他们中的一些人思想活跃,生活压力较小,往往推迟就业,这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初次就业率。

二是高校学生就业方式多元化。例如,学艺术的学生自己开个画室,就没办法拿回就业协议书来;自主创业但还不是股东的学生,也没办法拿到含股东认定书的证明文件……“现在就业方式愈发多元化,比如微商、电商等职业,没法用传统的方式去定义是就业还是没就业。”孙老师说。

三是无就业协议但有就业事实。据高校负责就业的老师反映,部分中小微企业为降低用人风险和成本,不愿意与在校大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往往要等学生毕业试用合格后才办理录用手续。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直接影响了高校初次就业率的统计,造成就业率不真实。

业内专家表示,教育部门公布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初衷,是促进高校改革和就业工作的开展、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评价指标是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指标,只能粗略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体现不出大学生就业质量。

建立科学的就业评价体系

有关人士认为,新形势下改变以就业率为单一准则的就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已势在必行。

一是将大学生的薪酬水平、岗位与专业匹配性、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指标引入就业评价体系。除了统计就业率,教育部门还应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同时,教育部门还应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制度,完善跳槽频率、专业吻合度、就业层次等量化数据,增强就业评价的参考性和指导性。

二是针对高校学生就业多元化状况分别进行评价,改变目前就业率的统计对象,对有就业意愿的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毕业生、“慢就业”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分别进行统计和评价。

三是挤出就业率虚高的“水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统计就业率,并对就业质量做出详细分析和反馈,为学校改进就业和教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采取电话核实、学生样本抽查等方式,建立核查制度和标准,保证就业率的真实性。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