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农村幼儿园现状:大多在县城 "黑园"安全堪忧

2016-08-12 10:15:49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可可

在农村,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重视,然而,供给却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出不去的悲哀:一个人的幼儿班

山西临汾市汾西县留屿村小学,偌大的学校如今只有4个孩子,其中包括一名幼儿期的学生周平珍。

讲课的张反明是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老师。“以前村里还有私人幼儿园,后来孩子越来越少,私立园也办不下去了,就把幼儿班和小学合在一起。”张反明是小学老师,并不懂幼儿教育,只能教周平珍一些简单的小学知识。

汾 西县教育局副局长薛强告诉半月谈记者,农村幼儿园比小学消亡得更快,全县共有4000多名适龄幼儿,3000多都在县城,很多农村都没有幼儿园了,有的基 本也是小学附设园。“以前农村黑幼儿园特别多,有的就在窑洞里面,安全都成问题。通过整顿,把农村黑幼儿园都取缔了,如果人数比较少,就跟着小学一起上 课,如果比较多,再成立幼儿园。”

“留下来的都是走不出去的,家庭比较困难。”张反明说。

周平珍父母离婚了,父亲到外面打工,留下她跟着爷爷奶奶。在她家的窑洞里,77岁的奶奶荀明兰驼着背正在做饭,80岁的爷爷去山上捡柴火了。荀明兰说,她和老伴身体都不好,不能让孙女像别的孩子一样去县里或乡镇上幼儿园,只能凑合跟着小学一起上。

记者在临汾市隰县、忻州市静乐县等多个贫困县的农村均看到了类似情况。这些留在村里的适龄幼儿大多来自最贫困的家庭,他们的父母没有能力将他们带出去,在还有袖珍小学的地方,他们可以跟着小学生一起上课,但在连小学也没有的村子里,有的家长甚至会放弃让孩子接受学前教育。

走出去的无奈:“人在这里,心却在家”

留屿村的邻村圪台头村有一个公办幼儿园,这里有42个孩子,28岁的王秀平和23岁的王彩平是这里的幼儿教师。

王秀平说,农村的条件和城市相比差太多,20多个孩子都是一个老师来教,致使很多内容都不能开展。由于教学技能缺乏,从小班开始,老师就教孩子拼音、算术,小学化倾向严重。

除了本村的,临村的孩子也会来这里上学,他们有的是父母每天接送,有的则租住在村子里。

今 年52岁的韩计花是北掌村人,这个村子距离圪台头村有5公里路。他们村没有幼儿园,适龄幼儿有的在县城上,有的在乡镇,自己则带着孙子来到圪台头村。韩计 花的儿子和媳妇在北京打工,一年回来四五次,自己家里条件差,如果去县城或者乡镇,还得租房子,这个村正好有自己的亲戚,可以不用花钱。

记者了解到,韩计花带着孙子出来上学,身患残疾的老伴留在村里。“老伴下半身不能动,每天都在炕上躺着。”到了周六,韩计花带着孙子回到家里,把一周的吃食给老伴准备好,周日下午,她再和孙子回到圪台头村。“人在这里,心却在家。”韩计花无奈地说。

进不去的公办园,安全堪忧的“黑园”

更多的家长则把孩子送到县里的幼儿园,由于公办园数量有限,民办园收费高,家庭式“黑幼儿园”成为很多家长的选择,但其不仅小学化倾向严重,且存在安全隐患。

在隰县县城,一个26岁的妇女骑着摩托车,送4个孩子来到了“小博士幼儿园”。“2个是我家的,2个是我哥哥家的,哥哥和嫂子回村里种地了,顾不上送孩子。”

这位妇女告诉记者,他们村已经没有学校了,为了让孩子上幼儿园,他们专门在县城租了房子,一年房租近3000元。她的丈夫在县城打工,一年收入一万多元,自己要接送孩子、做饭,不能出去工作。

“这里一学期的保育费是800元,孩子基本都是农村来的,很多人在附近租房子。”这位妇女说,这里的条件与公办园以及正规私立园条件没法比,但公办园就2个,没有关系很难进,私立园一个月的保育费就要1000元,农村孩子根本上不起。

记者在这家幼儿园看到,这里由一个两层楼的民房改建,共50多个孩子,年龄较大的孩子在二楼,较小的在一楼,水泥院子是他们的活动空间,安全防护措施较差。记者走进一间中班教室,发现孩子们已经在学习拼音和算数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的“黑园”为了招揽孩子,还用“黑校车”接送上下学。2014年,山西万荣县就曾查获一起非法改装超员的“黑校车”案,荷载30人的客车竟“塞进”60多名儿童。经查,这家幼儿园就是一家“黑幼儿园”。

有专家认为,当前,农村幼儿园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需求,在我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的当下,相关部门应对此加以重视,让孩子们能就近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为他们的智力、社交能力、创新精神打下良好基础,打破贫困代际传递。

[编辑:可可]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