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高考成绩即将出炉 考生勿轻信“内部招生指标”

2016-06-22 10:17:39
来源:开封网
责任编辑:夜楼

2016年高考(精品课)录取工作即将开始,各种借高考之名实施的诈骗案件也进入高发期。提醒考生及家长,面对花样百出的高招诈骗手段,要摒弃“走捷径”的想法,通过正规渠道、权威部门发布的招生资料了解招生政策,防止上当受骗。

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经常将作案目标锁定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或填报志愿不理想的考生,各种招生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而针对不同的诈骗形式,招办方给出不同的防范建议。

有的不法分子谎称掌握有军事院校或国防生“内部招生指标”,向考生家长骗取钱财。遇到这类情况,考生和家长要及时向当地招生部门、军区招生办和有关院校反映并向公安机关报警。有的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点,打着“补录”旗号,声称“考生只要交钱,就能被录取”。但事实上,如有没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补录院校及专业的信息会通过高招办正规途径向考生统一发布。有的不法分子和中介声称与招生机构“有内部关系”,利用考生和家长希望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实行诈骗。这种时候,考生及家长须知道,高招实现网上远程录取后,各省级招办电脑程序会自动检索考生志愿,向高校传送电子档案。不够投档线的考生,电子档案不可能传给学校。有的不法分子或中介通过编造虚假招生院校、虚假合作办学单位,以邮寄虚假录取通知书的方式忽悠、蒙骗考生将各种费用打入个人或机构的银行账号。这种情况也比较好分辨。因为,录取期间招办工作人员都在录取现场,与考生见不着面,也不会委托中介,考生应耐心等待高校通过EMS快递的录取通知书和相关报到须知。

此外,一些校名与知名院校相似的“野鸡大学”,往往打着“不看高考分数,进校包拿本科学历文凭”的旗号,忽悠考生填报,这就要求考生应从官网或官方其他渠道查询相关院校的信息。有一些“能人”,号称可以以钱换分,帮落榜生花钱上大学,但事实上这都是骗人的。未被录取的考生应通过官方渠道及时了解未完成计划院校的征集志愿信息,增加录取几率。考生和家长要通过所在地的招生考试官方媒介了解录取时间安排,密切关注自己所处录取批次的录取进程。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考生要第一时间登录当地教育考试网站查询,如果该渠道并未显示被录取信息,考生就不要轻信他人忽悠。

事实上,不管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怎样花样百出,都是围绕钱来说事。因此,广大考生及家长切勿心存侥幸、轻听轻信,一定要认真识别、多问多听,谨防诈骗。考生和家长要谨记,录取通知书由录取学校根据省级招办远程录取网上核准的录取考生名册发放。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通过省招生办公室网站或到市、区、县招办查询确认。

[编辑:夜楼]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