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晨,天气阴冷,在66中校门口,学生们在往大巴车上装行李,大包小包的物品塞进行李架,学生们一边低头装,一边用袖子偷偷抹眼泪。在距离家乡4000多公里的青岛,106名来自新疆的学生们度过了4年时光。昨天,参加了高考和毕业典礼,他们的高中生活划上句号,启程回新疆。 “老师别哭了,我还回来看你。”一个男生伸手抹去老师脸上的泪。更多的学生和老师抱在一起,不断地说谢谢。
报考海大希望重回青岛
66中自2005年8月开始承办新疆班。学校主管新疆班的主任臧绍法说,按照规定新疆班的学生来到青岛要先上一年的预科班夯实基础知识,所以他们的高中生活是4年。除了暑假的40多天回家,其他日子里,学生一直和青岛的老师在一起,为自己的高考梦想努力。 4年经历了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看大海,第一次在外生病……和老师的感情也在日常点滴浸润。
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学生是先填报志愿再参加高考。他们中许多人报考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学校。“如果没有来青岛的经历,我也许不敢去北京这么远的地方上学。”买热木说,青岛的经历成为大家人生中的重要印记。阿力木报考了中南大学医学专业,他说家乡医生很少,所以想学成后回家帮助更多人。报考了中国海洋大学的刘癑告诉记者,她喜欢青岛的环境,希望有机会能回到这里,继续读书。
臧绍法介绍,已毕业的7届学生有563人,很多学生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深造,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对着班主任叫妈妈
4年相处,学生们称呼班主任老师都是以妈妈相称。 “我记得刚来青岛的时候扁桃体发炎,大半夜纪妈妈开车送我去医院,陪着我打点滴。还有古尔邦节,她跟我们一起庆祝,自己家里的孩子都顾不上。”一位叫古力的女孩眼睛红肿,她说要和青岛的妈妈分别,从昨天毕业典礼就开始抑制不住地哭,一晚上都没睡好。 “老师待我们很好,比方说谁肠胃不好,吃水果的时候老师会特别嘱咐,谁衣服扣子掉了老师会给缝。和别的学校相比,我们这里的老师既当老师又当妈妈。 ”往年,新疆班的毕业典礼是单独进行,每年,学生们都哭成一片,为了让学生能平静地面对毕业,学校把新疆班的毕业典礼和普通班合二为一。
“你看那个学生,很不容易,高考之前父亲去世,隔着那么远,回家就耽误高考,所以家里让学校帮忙隐瞒,直到高考结束孩子才知道。孩子特别坚强,我们都挺心疼他的。 ”纪老师指指远处的一个男生。在车旁,一位男老师把两个学生拉到一起,三人拥抱。老师说,前一天这两个学生还为了小事打架,今天又成了好哥俩,他把学生拉来再嘱咐嘱咐,以后遇事冷静点。
老师护送将在新疆家访
8时整,老师引领学生上车,大巴车缓缓驶出校园,学生们趴在车窗上流泪告别。他们将乘火车从青岛到济南,再转车到乌鲁木齐。担心孩子们年纪小,路途远,学校派24名老师把他们一路护送回家。这些老师将在新疆开展家访,对毕业并且已经工作了的66中校友进行访问。 “66中新疆班的学生有145人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他们和老师们都保持联系,大部分人选择回家乡就业。 ”臧绍法说,毕业生找工作会跟老师征求意见,换电话会跟老师提前打招呼,师生的感情越来越深。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赵黎 摄影 徐常青
[编辑:光影]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