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实施“多校划片”,让不少家长心中打鼓,专门为孩子入学或买或租的房子难道都没用了?记者从黄岛新区教体局了解到,现阶段黄岛新区并无“多校划片”的计划,仍继续实行就近入学政策。
“多校划片”,学区房白买了?
“多校划片”在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文件中明确出现,让市民赵欣心里有些不安。去年5月,赵欣卖掉了辛安的老房子,又添了一部分钱,购买了位于江山南路唐岛ONE小区的一处二居室。赵欣告诉记者,买新房完全是为了女儿将来上学考虑,希望女儿能就读更好的学校。“我女儿今年5岁了,在这里买了房小学可以读江山路第一小学,初中上开发区实验初中。一旦实施多校划片,不知道女儿会被分到哪个学校。”对此,赵欣的妻子看得比较开,“这一片周边的学校都还不错,上哪读都差不多。”
市民丁先生则更为担忧,“之前我们家住在扒山那边的经济适用房,儿子上了六年级以后,提出就想去开发区实验初中,没办法我又在两埠岸社区租了套房子,还专门在房产交易大厅办了租房证明。”丁先生说,自己家情况比较复杂,虽然买了经济适用房,但一家人的户口却落在家住两埠岸社区的姨妈家中。“我儿子能如愿上实验初中吗?”丁先生向记者咨询。
记者在黄岛新区东区了解到,不少楼盘因为临近优质中小学,也成为家长们购房的首选。名嘉汇小区与珠江路小学仅一路之隔,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成为不少家长的首选。
对于“多校划片”,姜先生认为对一手房销售将有一定带动作用。“过去学区优势不太明显的项目,如果同时可以选择多所学校,那么会增加吸引力。”
多校划片将增加学校工作量
对于“多校划片”问题,一线教育工作者更有发言权。记者采访了香江路第一小学教导处主任薛振宁,在她看来,与其“多校划片”并不能阻挡“择校热”,“标本兼治”的关键还在于优化教育资源。“根据目前学区划片,我们学校承担着20多个小区的适龄儿童入学任务。每学年我们都要先对学区内适龄入学儿童进行摸底,统计小学毕业学生数量,计算出能够接纳的入学儿童数量,如果数量超出计划,则需要上报教体局。实行多校划片,学区划片范围势必增加,对于学校摸底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薛振宁说,“学校每年都要与片区内的幼儿园进行幼小衔接,多校划片则会打乱学校已经成熟的做法,对接幼儿园的数量也相应增加。”
薛振宁认为,多校划片不但无法解决“择校热”,反而挤占了本片区孩子应该享受的教育资源。“多校划片学校对于报名学生筛选的标准是什么?如何保证入学的公平?”薛振宁表示,均衡教育资源更应该加大师资力量投入、新建学校,让学生更方便入学。
新区仍实行就近入学政策
针对“多校划片”引发的热议,记者采访了黄岛新区教体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孙刚。“多校划片主要针对大城市中择校热点的学校,目前新区虽然存在择校现象,但并不十分突出。择校热主要是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引起的,新区学校之间虽然存在差距,但这种差距并不是非常大。因此,现阶段新区并不需要实行多校划片。”
“多校划片要求学区内学校布局基本均衡,同学区内学校之间从距离、师资、硬件水平等方面都要较为平均。”孙刚说。至于丁先生的问题,孙刚解释,由于附近小区非常多,开发区实验初中的承载量有限,优先安排一类条件学生,也就是户口所在地与住址一致的学生。
文/图 记者 刘家冕
[编辑:光影]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