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开始了,黄岛区张家楼中心小学校长徐吉志依然愁眉不展。“临放假,学校开了办公会,拟在寒假推进学校足球运动,想了很多办法,最后都卡在没有专业师资上,不得已决定‘现学现卖’,让体育老师寒假时通过参加培训、网络学习等方式进修,学多少教多少。”
该校体育教师能否承担起“现学现卖”的任务?按现行的小学课程要求,每周4节体育课,该校现有5名体育教师承担18个班的体育教学,但没有一个体育专业出身,“放羊式”注定成为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这所乡村小学体育课的常态。
张家楼中心小学师资难题是我市所有农村中小学的一个缩影。实际上,不只是体育,音乐、美术学科专业师资匮乏几成农村学校快速前行的“路障”。
村娃盼上足球课
我市去年荣膺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后,明确提出将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基础人口落脚点的目标:到2017年建成300所足球特色学校,全市在校学生足球人口保有量增至30万人。与此同时,我市多措并举支持校园足球发展,如扩大中学足球特长生招生计划等。一时间,许多中小学应声而动,争相加入到校园足球的潮流中。
现实中,许多中小学像张家楼中心小学一样,心有余而力不足。除了场地受限,专业师资无疑是最大制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1100所中小学近百万学生,专兼职体育教师4000人左右,其中具有足球专项教学技能的体育教师不足200人,并且这部分教师绝大多数留在城区学校。显然,学生总数庞大的体量与足球科班出身教师间差距悬殊。
全市足球教学技能教师数量缺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测算,要完成近3000人体育教师足球基本教学技能通识培训,才能实现青岛市校园足球课程的全覆盖。村娃上足球课的梦想与现实尚距时日。
不仅仅是足球课难以为继,音乐、美术等艺术教师同样师资匮乏。以张家楼中心小学为例,该校有音乐、美术老师各3名,其中音乐教师中有1人音乐专业毕业,1人青岛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美术教师中1人美术专业毕业。这一现状,在我市并非最差,相当数量的村小几乎没有科班出身的音体美教师,甚至有些是因教不了其它学科才被安排教音体美。音乐课上放音乐听,体育课上发个球玩,在当下的中小学中依然存在。
师资窘境难破解
师资难题几乎是所有农村学校绕不过去的“坎”。
其一,历史原因使然。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生活环境等方面有着无法与城区学校相提并论的劣势,农村学校老师嫌条件差,想调进城里,也是人之常情,这使得青年教师流失严重。加之,最后一批“民转公”教师还没有到退休年龄,更是拉高了农村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尽管近些年来我市大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在职称评定、补贴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但年龄老化的窘境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农村适龄儿童自然减少,加之人们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外出打工的父母把孩子带出农村,如今村小生源越来越少,办学规模越来越小。依据我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应为1:19,而且偏远山区、湖区、滩区、海岛等人口稀少且教学点较多地区的中小学,可本着从严从紧的原则适当增加教师编制,一般按不超过教师总量的5%掌握。如果以此标准,多数村小教师超编。记者调查发现,相当数量的农村学校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有的甚至是爷爷奶奶级。这些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方面都难以胜任音体美学科的教学需要。
其二,音体美老师转行多。胶州市铺集小学王学良是一名体育专业的青年老师,可是学校数学教师紧缺,只得改行教起数学。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与音体美学科相比,农村学校在师资调配方面不得已把重心放在语数英三门主科上。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李彦说,数据显示的音体美学科教师配备情况,并没有现实情况那么糟糕,但是农村学校音体美学科教师大都转行教别的学科,却也是事实。
政策保障首当其冲
破解农村学校音体美师资问题离不开政策护航。
日前出台的山东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实施短缺学科教师补充计划,并从2016年起统一启动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补充计划,用两年时间补齐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味道。
《山东省学校艺术教育普及计划(2015—2017年)》正式出台,明确规定农村小学教学班数与艺术教师配备的参考比例为:音乐学科7:1,美术学科8:1,初中教学班数与音乐、美术学科教师配备的参考比例各为10:1。我市正在全面测算乡村学校短缺学科教师现状,谋划让农村学校更好地对接课程改革和开齐开足课程的需要。
此前,我市对足球学校师资配备作过测算:如果按照足球特色学校每两名校园足球教练员、非足球特色学校按一名校园足球教练员计算,全市中小学应配备1475名校园足球教练员,我市现有专职校园足球教练员159人、兼职校园足球教练241人,应在两年内完成1075人的校园足球教练员通识培训或聘任,才能满足青岛市校园足球运动普及提高的需求。如果我市中小学按足球特色学校两名和非足球特色学校一名三级及以上裁判员计算,需有1475名裁判员,现有三级及以上裁判员共222人,需要两年内再培训1253名裁判员,才能满足校园足球普及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的需求。
其实,作为农村学校校长,徐吉志同样期待学校能在音体美方面有所建树,“这需要一些实用的老师,不仅仅限于配齐。我们希望在足球、传统戏曲等方面能拉出几支队伍。能否实行走教制,让一个区域内的音体美教师资源实现共享?”
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认为,音乐、美术、体育应从传统的副科位置上位,因为这些学科恰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升意志品质的重要手段。某种程度上讲,音体美教育隶属基本公共服务,家境普通的孩子也应该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政府投入上应尽快出台相关保障措施,教育相关部门携手努力,补齐这块“短板”,方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
[编辑:帛幼]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