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路小学的学生在上轮滑课。
青岛市日前启动全面课改,倡导学校建立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超市”,学生面对五六十门花样不同的课程自主选择。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娃入学人数继续增加,在入学压力下,如何保证教育质量?湘潭路小学90%学生是外来娃,70%家长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而全校只有一个家庭有钢琴,怎样让这些孩子学得快乐?
8年来,外来娃量翻番
近些年,岛城外来娃入学人数逐年增多,根据青岛市教育局最新统计,2014年青岛市义务教育段,也就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已达到14.5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段在校生的19% ,而在2006年青岛义务教育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只有6.28万,8年当中这一数字翻了一番,这还不算在幼儿园和高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
市区尤其明显,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的14.5万外来娃中市内三区占34%。李沧区是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压力最大的一个区,根据统计,该区中小学在校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占比例由2003年的2 6% 上 升至20 15 年的48.4% ,比例最高的学校超过90% ,数量、比例均居青岛各区市首位。
如何教好外来娃?
“我们学校是李沧区最北部的一所学校,学校以外来人员居多,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随迁比例2013年95% ,2015年90%。”青岛湘潭路小学校长方建磊告诉记者,他们学校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度调研。据统计,该校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70% 以上是初中以下的学历,有自己住房的占28% ,居住条件相对较差。
更让方校长感到忧心的是学生在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很多学生回家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更不用说认真书写、复习和预习了。有些学生表现得比较散漫,规则意识还不强。还有很多学生比较自卑、缺乏自信。”方建磊说,外来娃来到青岛绝大部分都将留在青岛工作和生活,怎样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怎样让他们成才,初看是教育问题,再看则是城市人才结构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大事。
从课改上关注公平
11月 13日,“岛城教育家成长”系列论坛第六场在李沧区湘潭路小学举行,这是岛城启动全面课改后第一次有针对性的论坛,论坛的 内容直指 问题关键——“关注公平,让每个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会上教育专家针对如何促进教育公平,让外来娃、农村学生享受公平教育展开讨论和发言。
“研究教育公平,不光是办学条件要改善,不光是学校和老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还要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青岛市教育学会原会长、国家督学陈显青在讨论中说。
青岛市最新的课程改革方面提出,要建立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超市”,支持义务教育学校设立自主选课学习日。这就表明,青岛市将在全市推开丰富多彩的课程,学校将告别单一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德育、音体美、书法、实验教学、戏曲、戏剧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将让学生们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为了破解外来娃全面发展,教育公平的难题,我们提出‘多彩教育’的理念”,李沧区教体局局长韩川德说,李沧区建设多彩课程,对班级课程进行重整、优化和扩展,建设了一套既遵守国家规定,又满足个性发展需求的区域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学校进行学科内、跨学科和跨学段的课程整合,也采取一些分层走班、自主选课、长短课、大小课的形式,真正把课程的主动权交给学校。”韩川德说。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