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零作业批改:互联网+促作业批改方式变革

2015-11-03 09:02:06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帛幼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究竟给教育带来怎样的变化?2015年10月31日~11月1日,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教育+互联网高峰论坛”,一线教学管理者、专业研究人员、公益组织成员、社员代表及互联网企业人士近200人围绕此主题以学术报告、开放演讲、圆桌对话、互动问答等方式进行了专业深入讨论。

\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 储东亮做了“零作业批改:互联网+促作业批改方式变革”的主题报告,以下为报告实录。

这是一种挑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这是一个会令部分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感到不安的命题!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采用“全批全改”的方式处理学生作业,就是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全部学生的作业。似乎唯有教师亲自批改作业才能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获取教学信息,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我国中小学生数量庞大,每天数以百万计的教师都在以这种方式批改作业。

然而,这一延续几十年不变的作业批改方式科学合理吗?

从人文方面看,“全批全改”是一种低效、机械、重复性劳动,是教师压力和负担过重的重要因素。按现行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 每位教师一般教2个平行班,按每班50人、两个班级100人计算,批改每份作业需要1.5分钟,教师每天用于批改学生作业的时间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左右,加上授课两课时、备课两小时以及管理班级和完成学校临时安排的工作,教师每天工作远超8小时,他们经常不得不把在学校里无法做完的工作带回家夜以继日地干。教师负担过重是学生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之一。当负担重到他们没有或很少有时间研究学生的学习问题时,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便心里没底,工作焦虑度相应上升,于是,通过让学生做大量作业以保证起码的教育水准便成了他们聊以自慰的必然选择。

从科学方面看,“全批全改”耗时多,教育效益不明显,其合理性正在逐步丧失。客观上,在正常教学情况下,学生解题的结果大部分是合理即没有错误的,那些没有错误的作业即使教师批阅了,学生也不能从中获益。主观上,部分学生完成作业了事,认为检查和批改是教师的事,养成了学生的依赖思想。更深层思考,教师批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实际上是越俎代庖,减少了学生通过自己检查和纠正错误而得以发展的机会。

2007年5月,华东师大熊川武教授在《中国教育学刊》了发表《论中学教师“零作业批改”》,首次明确提出了“零作业批改”的概念,为作业批改方式的变革指明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向。

所谓“零作业批改”是指教师把作业批阅权归还学生,把自己用于批阅作业的时间转移到研究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加强个别指导上。实践表明,只要教师把批改作业的时间转移到研究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加强个别指导上,不批改作业非但不会降低教学质量,反会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互联网条件下“零作业批改”实施环节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像往常一样布置作业,同时也通过手机发布作业及参考答案。

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无论是后进生还是优等生,都急切想知道自己答案是否正确,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即时确认”。当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他们印象深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这个时候学生可以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打开移动应用,即可查看教师的参考答案。系统要求学生先上传自己的作业照片,防止学生不经思考就查看答案,避免学生抄袭。学生根据教师的参考答案,用蓝色笔批改自己的作业,对于错误的,重新思考,并及时订正,不让错误的印象“过夜”。

第二天教师将所有作业收齐,查阅其中典型的错误问题,选择合适的时机加以讲评。少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自我批改的,教师进行补批。

二、“零作业批改”实施效果

运用互联网技术实施“零作业批改”最大的优势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对现有的日常教学工作流程变动最小,在无形之中完成了作业批改方式的变革。实验表明,运用互联网技术实施“零作业批改”,能够减轻教师负担,增加师生交往频率,提高教学质量,切实起到了“减负增效”的作用,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教师负担减轻,教学质量提高

实施“零作业批改”后,教师批阅作业的时间(以教两个班级数学为例)可以减少80~90%,也就是从之前的2个半小时压缩到20分钟左右,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从低效、繁重的作业批改负担中解脱出来,加大作业的优化力度,从而使学生的负担也得到切实减轻。由于学习负担的减轻,学生能够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解决关键的作业问题上,学习的积极性和质量随之提高。

第二,师生关系改善,学生学会学习

当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跟踪学生的作业问题并加强个别指导时,师生交往的频率大大提高。交往产生理解,理解孕育感情,师生关系得到改善。

学生在参照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互自批作业时,他们不得不努力发现问题、判断是非。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习能力得以增强,责任心也得到增长。

第三,教师和学生焦虑度缓解,幸福度提升。

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的学习问题,非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过度的工作焦虑开始下降,不少老师感觉到“一下子工作轻松了许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教师的情况相仿,实施零作业批改,学生从不会学习发展到能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学会了学习,自信心增强,幸福感提升。

三、“零作业批改”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化与变革作业处理流程,实施“零作业批改”,不能盲目、机械地加以运用。实施“零作业批改”,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观念的引导,对学生自我批改作业给予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批改作业,学会判断,学会从作业中发现问题,从而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学习。

其次,教师要将批改作业的时间转移到研究学生问题和加强个别指导上来,同时要思考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减少重复和无效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另外,学校层面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不以精细批改作业来考核和评价教师;学校层面还要做好家长观念的更新,营造学生自主作业、自主学习的文化氛围。

(记者 曾瑞鑫)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