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状态好,是最开心的事
“孩子们的一点点进步和努力,你都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史鸿飞说,体育课上没有次数的枯燥练习让孩子记住了这个动作,半年多持续的康复训练 ,孩子走路稍微好点了,“这些才是真正让我们感到高兴的事情,其他感情和精神层面的感受,确实极为奢侈。”
在9月9日上午的最后一节课上,记者亲眼目睹了史鸿飞上体育课时的情景。每一个动作必须现身演绎,不但要用嘴说,更要做到位,“因为你光说,有的孩子确实听不懂,跟不上,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你做了这个动作,他们就会跟着做。”因为照顾孩子的实际需要,仁爱学校的每个班只有6到8名学生,而史鸿飞的体育课上,却要时刻保证这些孩子全部都在视线范围内,同时要注意每一个孩子的动向和变化。“你要能够预期到他的情绪变化和反应,知道他喜欢什么,能及时地通过强化物把他拉回到课堂上。”面对孩子们每堂课只有5到10分钟的集中注意力的实际情况,史鸿飞往往会抓紧这几分钟,让孩子们学会动作要领。既要教规矩,教动作,又要照顾到每个孩子的情绪和不同的体力和智力情况,“的确不轻松”。
老师太辛苦,我来做义工
史老师今年带一到三年级的三个班,尤其是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对史鸿飞的挑战最大,“刚刚进入学校,孩子们都不太适应,通常需要家长陪读,有的可能要陪读到两三年级,不过,体育课的陪读通常需要两三个月,主要是跟家长交流,根据孩子的反映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知道孩子的语言和动作意图,更好地结合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来上课”。
不知不觉采访到了午饭时间,在班主任老师到操场上把孩子们接走以后,记者又来到了学校的仁爱梦乐园,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学校一对双胞胎的妈妈王金梅,王金梅生双胞胎的时候,因为宫内缺氧,导致两个孩子都轻度脑瘫,“我是来做义工的,我的两个孩子一个上六年级,一个上七年级,经过这些年的学习,能力已经提高了不少,现在老大都知道帮我干活了,还能自己出门买东西。”这就已经让王金梅很欣慰,“学校里所有的费用全免,看到老师们照顾孩子那么辛苦,我就每周三、周五来做两天义工”。
看到男老师们也像女老师一样细心、认真、温柔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王金梅的心里很感慨,“都知道女老师很细心,还得照顾孩子们吃饭,有的还会给他们喂饭,但是男体育老师也都挺好的,他们对孩子的体育课、个训课都特别认真,我打心眼里感谢这些老师!”
文/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郝春梅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