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2年特教生涯 青岛爷们变身温柔“史爸爸”

2015-09-10 08:33:53
作者:郝春梅
责任编辑:光影
22年特教生涯老爷们变身温柔“史爸爸”

不急不躁、不温不火,青岛仁爱学校的体育老师史鸿飞在亲戚朋友们眼中,一直是这样一个人。可是,史鸿飞心里知道,自己是被孩子们打磨出来的。22年的特教生涯,面对的一直是不同面孔的一批批智商不如3岁孩子的“大宝宝”,着急、生气 、急躁,是最要不得的。因为,这些孩子们很无辜,也很无助,如果没有老师们的爱护和教导,他们的明天不知道在哪里。9月9日,在教师节到来的前一天,记者走进这所位于市北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揭秘像“史爸爸”这样为孩子们奉献青春、奉献爱心的超级“暖男”们。

孩子缺父爱,体育老师被称“史爸爸”

9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史鸿飞的办公室,窗外的操场上,已经有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准备上体育课了。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对于史鸿飞来说,并无特别。但是,对记者却有着不同以往的震撼。刚刚坐定,还没开口说几句话,一个身高约一米七左右的大男生跑步进来,直冲着史鸿飞的座位奔过来,嘴里一直在念叨“哭哎哭哎”。史鸿飞伸出大拇指对学生说:“好,孩子,我知道了,你很好,你很棒”,一边说着,他一边起身,用大手扶住这个男生的肩膀,微笑着把他送出了办公室,“去上课吧,同学们已经在等你了”。

随后,史鸿飞向记者解释,这个男生患有自闭症,已经上8年级了,“他是进来打招呼的,你得夸他几句,不能顶着来”,按照史鸿飞的经验判断,这个学生刚才的心情并不是太好,“他想过来发泄发泄,因为比较喜欢我,信赖我,才跑到这屋里来的”。

史鸿飞说,在特殊教育学校里,面对的都是智力等方面有残疾的孩子,“走着走着,见到他们,也要夸他们一句‘你真棒’,有的能力强点的,还能跟你说句好话呢。”最让史鸿飞欣慰的是,自己在与这些孩子的接触当中,越来越受到他们的信赖,“有过两个糖宝宝喊我史爸爸了”。原来,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被称为“糖宝宝”,而他们也是学生中水平比较高的孩子,有的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会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说起其中的原因,青岛仁爱学校的校长侯昱倩有些不忍,“这样的孩子出生以后,给家庭带来的精神和经济负担都很大,大约有一半的家庭受不了打击而分崩离析,这其中,被爸爸抛弃的孩子居多。”因此,在特教老师们看来,越是这些身体和智力有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境遇越差,“不少都是妈妈一手照顾,爸爸不在身边,享受不到父爱,缺少正常家庭的温暖”,而这样一来,承担体育康复课的男老师因为在孩子们身上付出较多,“能够得到孩子们的信赖,有的孩子就会像对待爸爸一样喊他们爸爸”。

如今从教22年,已经44岁的史鸿飞给人一种可靠、踏实而又不失活泼的感觉,在他的亲戚朋友和同事们看来,他更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不急不躁,不温不火。可是,史鸿飞心里清楚,自己年轻的时候可不是这样,“那时候脾气急啊,直到现在,我自己的女儿上初三了,我有时候还是会在她面前急。”但是在学校里,在工作中,他却完全不会这样。“当你面对这些孩子的时候,马上就进入‘保姆’状态”,磨练出了女人才有的耐心和细心。

“每次上体育课之前,首先要确认孩子们活动的区域范围内没有任何有潜在危险的东西,如果需要靠近墙壁活动,就连墙壁也要放上垫子以防有的学生会突然冲上去而撞伤。”史鸿飞给记者讲述了他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些孩子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能力不一样,表现也会不一样。”作为老师,必须要了解自己带的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对他们不时表现出来的不由自主的动作,“要理解,知道他们这个时候是怎么回事,他做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你要明白他,还要用肢体语言回应他。”史鸿飞说,因为如果只动嘴不动手,这些孩子有可能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最有意义的礼物是孩子画的画

在跟这些智力残疾的孩子接触的过程中,“老师接收到的基本都是负能量,因为我们要做的就是照顾好他们,带好他们,防止出现意外,既能让孩子得到康复锻炼,更要防止他们受到伤害。”而孩子们表现出来的不听指挥、没有规矩,在正常人看来轻而易举的动作要领,对他们来说却像登天一样难,有的孩子还带有攻击性,会没有缘由地情绪波动 ,甚至对人又抓又挠,“被学生挠伤是常事,不过都是小伤,几天就好了。”史鸿飞笑说。在跟新教师分享经验的时候,史鸿飞通常会说的一句话是,“关键是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学会抛弃、甩掉这些负能量。”

可是,这些孩子也有着正常孩子身上难有的闪光点,“我们为了参加特殊奥林米克运动会强化训练的时候,有一个学生不慎摔伤了,就在让他休息的十几二十分钟里,他都要冲上来加入训练。”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不偷懒的行动既让老师们不忍,又让老师们感动 。

马上就到教师节了,记者问起史鸿飞有没有收到过教师节礼物,他一下子就笑了,伸手指着自己办公桌上的一个小笔筒对记者说,“有啊,这个笔筒就是,是学生家长送的。”而这个价值十元左右的笔筒是史鸿飞收到的最“贵重”的礼物了。他收到的更多、更有意义的礼物是——孩子们在手工课上自己画的画。

其实,史鸿飞知道,从这些智力残疾的孩子们手里画出的画难得美感,有的甚至就直接用本子的一角作画,而有的,则仅仅是简简单单几个字,“祝史老师节日快乐”。至于字迹是不是歪歪扭扭,纸张是不是平整,字写得对不对,好不好,都不在史鸿飞的考虑范围内。“在我们看来,有的就是用一张废纸写的,但这些对他们来讲,已经很不容易了”。更让记者内心觉得他们可爱的是,多数孩子会把自己的“礼物”直接放到史老师的办公桌上,“有的没有落款,不知道是谁送的,有的把史写成了石头的石。”不过,这些让记者觉得又心酸又心疼的“礼物”却也能让史鸿飞开心起来。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