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宝宝入园四成会脱穿衣服 七成家长感到焦虑

2015-08-24 09:15:28
责任编辑:亚麦

焦虑宝宝样本

样本一

每天花半小时才能

从妈妈身上接下来

天天是个非常可爱并且有自己想法的小姑娘。第一次来到幼儿园,她紧紧地抱着妈妈的脖子,不停说着“妈妈你来接我”“第一个来接我”……每天早晨都要花费半个小时老师才能顺利把她从妈妈身上接过来。每天她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对老师说“我妈妈第一个来接我”,然后找个地方自己哭一会,过一会再重复一次。我们发现,她需要一个空间让她哭一会,需要一个人倾听她的想法并且肯定她的想法。当她告诉我们“妈妈第一个来接我”时,我们会说“是的,妈妈第一个来接你”,这时,她会重重的点头“嗯。”虽然从她的表情看她还是伤心的,但明显的是,她的重复在慢慢减少,改为告诉老师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我爸爸今天上课”“我姐姐也去上学了”等等。老师的倾听和回应让她更快走出了自己的“难过”。

专家支招

面对幼儿哭闹,给予幼儿宣泄情绪的时间和空间,幼儿刚入园,离开家人进入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会害怕、会哭闹,这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当幼儿哭闹时,我们可以做的是安慰和陪伴。当孩子哭闹不止,我们可以陪伴、倾听,并且告诉孩子“是的,我知道了”。这样,入园一个半月左右,孩子的情绪就基本稳定了。

样本二

自己的东西不撒手

应尽办法带在身上

妮妮入园初期的哭闹现象要比其他小朋友更严重一些。她的典型表现在于“对于带来幼儿园的所有东西不撒手”。她的小衣服、小书包、玩具、画笔、画纸、甚至被褥,拖着、抱着、拽着,她用尽所有办法将妈妈带来幼儿园的所有物品带在身上,很显然,这样做让她有安全感,而且不论老师怎么劝都不肯将东西放下,坚持说“这是我的”。她的妈妈很苦恼,认为孩子这种行为“让人头疼”,并且尝试很多办法让孩子学着“分享”。但在老师看来,妮妮目前刚好处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开始关注“我的”这一概念。现在的她,需要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允许她带着自己的物品寻找安全感。我们建议妮妮妈妈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心理讲座,她收获很大。而老师也发现,妮妮最大的进步,就是每天都在进步。

专家支招

关注幼儿敏感期,支持并接纳。入园初期的孩子花样百出,有无数让你意想不到的表现。孩子行为的背后,有孩子的不同心理需求,或者孩子正处于某个敏感期,而这个时期的孩子最需要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样本三

一到吃饭午睡

便嚎啕大哭

有一个叫香香小朋友,入园已经三天了,情绪基本上平稳了,可是一到吃饭和午睡时间,便嚎啕大哭,直到老师帮着喂饭穿衣,情绪才稳定下来,原来香香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大人帮着做,不会吃饭,不会穿脱衣服,不懂如何上厕所。

专家支招

缺乏自理能力,担心生活不能被照顾的孩子,也容易出现担心焦虑情绪。作为家长应该注重孩子在生活习惯方面的培养,教会孩子自己穿衣,吃饭,如厕等基本的生活能力,当这些能力具备了,孩子便会减少因为不会做而产生的担忧了。当然,作为家长应该相信孩子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文/本报记者 崔璞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