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综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这是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实施多校划片。
多校划片是指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根据《通知》要求,多校划片会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多校划片将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
教育部:鼓励地方推行多校划片
2015年11月26日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表示,教育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即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
而且教育部还“钦点”了24个城市的名,要求这些城市所有县市区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这24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
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
学生家长特别需要注意,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通知》已说明,教育部门是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社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确定的划片范围,只能确定相对科学的划片规则,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整体上相对就近入学。
按照《通知》要求,2016年全国各区(县)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初中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要降到区(县)初中总招生人数的5%以内。
同时,为了保证招收的每一个特长生都经得起检验,《通知》还要求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特长生招生具体办法,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各地要梳理针对特定人群的优惠招生政策,取消不必要的特殊政策。确有必要的,应在学生所在片区内统筹予以保障,原则上不得跨片区择校。
专家建议:买高价学区房要慎重
外界进行解读时,把教育部的上述表态和今年3月的一次教育部调研座谈会联系在了一起。
2015年3月31日,教育部在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上部署,各城市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此外,还要整体设计小学入学、小升初及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努力实现过程公平。
此次会上将重点大城市范围从2014年的北京、上海、广州等19个城市,扩展增加了郑州、福州、南昌、长沙、贵阳,总计24个,24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并对这24个重点大城市2015年的中小学招生工作作出明确要求,要求这些城市所有县市区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
教育部多次提出鼓励地方多校划片、给学区房“降温”,业内人士表示,由此可见学区房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程度。当实现多校划片入学后,过去买学区房100%上这所学校,今后则未必,建议家长买高价学区房时一定要慎重。
评论:实行“多校划片”入学,还需完善学区治理
记者3月31日在部分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上获悉,针对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育部要求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行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纳入其中,缓解“学区房”问题。
其实这不是新做法,只是对以前颁布的政策的进一步重申。2014年年初,教育部就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到2015年,19个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到2017年,95%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
表面上看,在“择校冲动”强烈的地区,推行“多校划片”,可以缓解择校热——在学区内的学生都可在学区内就近入学,而且,也可提高就近入学率,但是,如果学区之间以及划片学区内的学校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办学质量差异,那么,多校划片入学,就会产生新的问题。
一是从以前的择校变为择学区,并由此推升学区房价格。在实行按学区入学之后,不少城市都出现学区房价格飙升的现象。道理很简单,以前是按学校就近入学,因此有学位房,现在按学区入学,也就变成了学区房。二是对于同一学区的学校,都采取学生自主申请方式,如果某校申请的名额少于招生名额,就满足所有申请者的入学需要;而如果某校申请的学生多于招生名额,则实行电脑摇号,为保证摇号的公正,还会请纪委、监察部门监督,并邀请部分家长参加现场摇号。
当学区内的学校办学质量差异很大时,学区内的择校必然暗流涌动。电脑摇号当然是一种分配名额的方式,但这种方式要做到公平、公正,必须确保所有学位都拿出来摇号,不能保留部分名额以便“暗箱操作”。在笔者看来,由教育部门组织、纪委部门监督摇号是不够的,就是有家长代表参加,但家长代表并不是由全体家长选出,因此恐难代表全体家长进行监督。
比较合适的办法是,在学区成立学区教育委员会,由政府教育官员、人大代表、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人士代表共同组成,负责制定学区入学方案,并监督方案实施,这其实是国外实行学区制的国家的普遍做法。学区制不仅仅是就近入学的学区划分,更要求在学区内实行教育民主管理。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之所以不均衡,是由于对学校的投入不够,以及投入的方式“嫌贫爱富”。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一方面要增加教育投入,另一方面要转变投入方式“雪中送炭”。而这很难靠相关部门进行主动的调整,而必须引入教育民主管理机制,对于教育拨款,应该有专门的拨款委员会制定预算,监督政府拨款,而不是由政府主导拨款。
所以,在实施划片入学的同时,必须完善学区的治理,成立并发挥学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政府部门要意识到,用行政手段推进划片入学,却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和教育民主管理,对择校热的治理,将很难彻底,整个社会还会存在严重的择校焦虑。
[编辑:紫鸢]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