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完成人工耳蜗集采落地首例手术 患者自费只需2万多元

原标题:减负超九成 小夫妻同获新“声”

人工耳蜗作为重度、极重度听力障碍患者重获听力的关键所在,其价格与普及程度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生根,为无数患者开启了有声世界的大门。3月11日,人工耳蜗集采落地青岛首例手术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顺利完成,一对日照小夫妻重回“有声世界”,他们也成为青岛市首批享受集采红利的患者。

“今天我们做了人工耳蜗集采结果落地后的首台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萧萧(化名)来自日照市,今年刚刚30岁,长期依赖助听器,但无法正常交流。第二台手术的对象则是萧萧的妻子琳琳(化名)。他们之前一直无力承担人工耳蜗的高昂费用,如今通过手术重获新‘声’。”3月11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副主任兼耳科主任宋忠义接受青岛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去年12月19日,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开标,人工耳蜗类耗材5家企业中选,除临床常用产品外,能支持3.0T核磁共振检查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首次进入中选范围。记者从青岛市医保局了解到,今年3月3日,40款国家集采人工耳蜗类中选医用耗材落地青岛,单套产品价格从平均20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降幅约达75%。

记者了解到,人工耳蜗产品分为国产和进口,价格从10多万元到30多万元不等。以此次集采中价格最高的美国领先仿生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人工耳蜗为例,集采前,这款产品价格约为29万元,加上手术治疗费,总费用为31.4万元;集采后,这款产品价格为4.8万元,加上手术治疗费,总费用降至6.4万元,再加上医保报销,患者个人仅需负担2万元左右,听障家庭减负超90%。

人工耳蜗集采后的首台植入手术得到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的高度重视。在医院领导及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该台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顺利完成,各项监测指标良好,成功帮助萧萧和琳琳重返有声世界。宋忠义透露,目前医院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预约排期已有几十台,很多都是等着集采落地的“老”患者,“自从人工耳蜗集采结果公布,患者就诊量和咨询量激增。我们作为临床医生,真的特别为患者高兴。”

据宋忠义介绍,人工耳蜗主要适用于两类人群:第一类是婴幼儿先天性重度耳聋患者,若助听器无效,需在语言发育黄金期(3岁前)尽早植入,避免成为聋哑人;第二类是成人及老年耳聋患者,如药物性耳聋、老年性耳聋、中耳炎继发耳聋等,术后听力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的70%—80%,实现日常无障碍交流。

新闻延伸

集采助力 听见爱的声音

“早上8点多开始做手术,9点半就结束了。医生说手术做得特别顺利。原本做这台手术需要近30万元的费用,现在人工耳蜗集采降价再加上医保报销,我们只要自费2万多元,家庭负担大大减轻了。”3月11日上午,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萧萧从麻醉中苏醒过来,他冲着记者竖起了大拇指。这一刻,他和家人等待已久。

夫妻双双植入人工耳蜗

萧萧今年30岁,来自日照市岚山区,他和妻子琳琳都是听障患者。“萧萧是1994年出生的,那时候检查还不像现在这么完备。随着孩子长大,我和妻子发现他对声音没有反应,带他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孩子有听力障碍。”谈起儿子,萧萧爸爸一脸担忧。好在萧萧很聪慧也很努力,一直在普通学校上学,直到上初中时无法跟上课程,才中止学业。在那之后,父母为他验配了助听器,起初效果不错,可随着听力持续下降,助听器也渐渐失去效用。萧萧仿佛被隔绝在无声世界中,内心焦虑沉重。

2021年,在青岛打拼的萧萧认识了琳琳,两人坠入爱河并步入婚姻。考虑到下一代,萧萧爸爸带着一家人去济南的基因检测机构做了相关检查,好在结果让一家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们的基因不会导致下一代先天性耳聋。2023年,萧萧夫妻迎来了自己的女儿,但两人无法与女儿对话交流,听女儿喊一句“爸爸妈妈”成了夫妻俩最大的遗憾。那时,几十万元的人工耳蜗价格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自去年传出人工耳蜗将被纳入国家集采的消息后,一家人便密切关注着事情的进展。如今,人工耳蜗集采落地,单套(包含植入体和处理器)从平均20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让夫妻俩看到了希望。上周,人工耳蜗集采在青岛正式落地,萧萧和妻子立刻前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办理了住院手续,也让这个小家庭重燃了希望。考虑到夫妻俩还年轻,家人特地为他们选择了一款澳大利亚进口人工耳蜗。这款人工耳蜗集采前价格高达28万元,集采后降至4万多元。

3月11日8点24分,萧萧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正式开始。术中,医生在萧萧耳后切开一个小切口,将人工耳蜗植入皮肤下,把电极插入耳蜗内,再缝合切口。神经遥测显示听神经反应正常。紧随萧萧之后,他的妻子琳琳也接受了植入手术。“萧萧的手术非常顺利,预计5天左右就可以出院。”宋忠义说,“现在我们最期待的就是一个月后的开机现场了。”记者了解到,人工耳蜗一般在术后一个月开机,到时夫妻俩的听力将会明显改善。

无数听障患者迎来希望

这一天,不仅是这对日照小夫妻重获新“声”的日子,也是无数听障患者迎来希望的日子。

“人工耳蜗是重度听障患者回归有声世界的‘希望之门’,但长期以来,高昂的价格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宋忠义介绍,此次国家将人工耳蜗纳入集采目录,通过“以量换价”,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75%,让原本动辄数十万元的医疗耗材更加亲民,患者及其家庭负担大大减轻。

记者获悉,此次集采除临床常用产品外,还有更加“高科技”的产品中选,以满足患者不同需求。其中既有能支持高场强3.0T核磁共振检查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也有佩戴更便利的一体式言语处理器(外机)。为配合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实施,国家医保局近日印发的《耳鼻喉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中,设立了“人工耳蜗适配”“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取出”等项目,提供明确的收费依据。

“人工耳蜗植入是帮助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恢复听力最有效的方法。”宋忠义介绍,双侧听力恢复后,患者对于噪音环境下的语言识别、听声辨位等会更有优势。有需求的患者应尽早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也希望全社会增加对听障群体的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包容。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工耳蜗植入治疗老年性耳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调查显示,过去因人工耳蜗价格较高,选择植入人工耳蜗的老年听障患者不足2%。新政策实施后,老年听障患者实现听觉重塑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了。”宋忠义说。

从多地对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进行资助,到多省份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再到如今人工耳蜗集采中选产品陆续落地……我国在保障听障人士福祉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人工耳蜗纳入集采,意味着人工耳蜗普及化的开始。”宋忠义表示,从长远看,这一政策能使更多学龄听障儿童接受正常教育,帮助更多适龄听障青年突破职业壁垒,让更多老年听障群体延续社会参与价值。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徐小钦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栾丕炜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王熠冉]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3/12 07:22
· 来源 ·
青岛早报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