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大米为啥会生虫?生虫了还能吃吗?来看青岛疾控解答

信网12月5日讯 在家做饭的小伙伴多少都会有这样的经验,买回来的大米放久了会长出来黑黑的小虫子,尤其是夏天更严重。但是刚买来的大米看不到虫子,大米为啥会生虫?生了虫的大米还能吃吗?来看看青岛市疾控中心的解答。

大米里的虫子一般是指米虫,米虫是大米里的蛀虫,学名为米象。它们的口器像大象的鼻子,用来挖掘和吸食谷物,因为繁殖速度快,是谷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尖尖嘴六条腿,光吃粮食不喝水”,说的就是米虫。那么,大米为什么会生虫?

米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在稻谷生长过程中,成年的米虫会咬开稻谷,然后把卵产在尚在发育的米粒中,最后再吐出分泌物堵上孔洞,保证了卵的安全。米虫本身很小,成虫大概有3毫米。卵的长度通常只有0.6毫米,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看出米粒中被注入虫卵。

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虫卵会发育成幼虫。幼虫期会持续一个月左右,它们会在米粒内部不断啃食。幼虫化蛹后会继续生活在米粒中,约一周左右会羽化成虫。米虫可以飞行,一旦一袋米生了虫,它周边的其他大米可能也很快会遭殃,因此发现家里的大米生虫,我们一定要及时处理。

生了米虫的大米还能吃吗?米虫不管是幼虫还是成虫,看着都特别恶心。但实际上米虫本身是无毒的,不会传染疾病,也不会对我们造成叮咬或者寄生等问题。通过高温加热,米中隐藏的虫卵也会被杀死,所以不用过于担心。被米虫吃过的米粒表面会呈现灰粉状碎屑和白道沟纹。如果米虫数量很少,只要多次清洗,洗去米虫和淘洗时飘在水上面的大米,剩下的部分还是可以安全食用的。如果大米碎屑化严重,就不要再食用了。

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大米在储存过程中,发生了霉变或产生了异味,那么请一定不能再食用。因为霉变的大米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防虫驱虫小妙招

处于湿度70%、气温30℃的条件下,米虫仅需26天就能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在气温18℃的时候,米虫则需要96天才能完成一个生命周期。而在温度低于11℃或高于35℃时,米虫就不产卵了。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米虫的繁殖速度会加快,因此控制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是防治米虫的首要步骤。将大米存放在低温环境中,可以有效阻断米虫的生命周期,减少它们的繁殖。

除了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物理隔离也是防治米虫的有效手段。使用密封的塑料或金属容器代替传统的布袋和纸箱,可以阻止米虫进入储存区。

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人少的家庭尽量买小包装,最好是真空包装,吃多少买多少,不建议囤米;

陈粮更容易长虫,建议选生产日期更近的;

买来的散装大米应封好袋口,或装入带盖子的盒(箱)中,密封存放于干燥阴凉处,不要放在厨房等温度高、湿度大的地方;

米虫具有避光性,容易躲在桶底,如果家里使用米桶,要经常清理底部的陈米和虫卵。(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12/05 14:28
· 来源 ·
信网
· 责编 ·
秦璐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