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李沧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国医馆全覆盖

原标题:孩子不舒服,中医“家门口”调脾胃

李沧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国医馆全覆盖

如今,通过中医调理身体,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如何让更多市民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各类中医服务,是卫生健康部门的“必答题”。12月3日记者从李沧区卫生健康局了解到,李沧区的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实现国医馆全覆盖,各部门还通过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让相关养生保健知识融入生活。

开设国医馆

提升中医诊疗服务能力

12月3日上午,记者在金水路虎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见,这里设立了国医馆。一楼药房前,居民们在排队领取医生开具的中药,二楼设立了中医儿科、五运六气等特色门诊。“我的孩子从四个月大就来这里。”市民荆女士家住附近的金秋小区,为了给年幼的儿子调理脾胃,经常带他来推拿。目前,孩子的健康状况明显好转。“家门口就有中医治疗,真是很方便。”荆女士感叹。

“我们中心设置了名医工作室,知名中医师每日坐诊,为居民提供中医诊疗服务。”虎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心设置了针灸、推拿、中药贴敷、中医耳穴综合疗法等特色项目。为了让更多居民了解并接受中医,中心组织中医团队通过进社区义诊、多媒体宣讲等方式,普及各类中医特色“治未病”知识。

在平顺路的沧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馆内,无论夏日还是寒冬,经常有市民来购置药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心先后投入60多万元用来采购设备及研发,陆续推出小吊梨汤、解酒养肝茶、五谷杂粮窝头、冬瓜薏仁排骨汤等十多种药膳产品。除此之外,中心借助家庭医生服务,深化中医与公共卫生服务的融合,成立了十支家庭医生团队,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当中,推广“菜单式”个性化签约。目前,有3300多名居民选择了特色服务。

医疗资源下沉

让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

“李沧区高度重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发展体制机制,顶格协调、统筹推进。”李沧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现有各类中医医疗机构284家,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577名,达到0.76名/1000人,高于市级标准。

目前,李沧区在区中心医院新院区建成了精品国医馆和中医康复中心,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已实现中医馆全覆盖,建成6家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沧区还创建“国医示范门诊”18家,打造中医骨伤、蜂毒疗法等20多个特色专科。如今,李沧区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阵地,构建起15分钟基层优质中医药服务圈,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

让医术高明的中医名医为自己诊疗,是很多居民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居民的迫切需求。近年来,李沧区不断推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与三医、八医、海慈医院的“中医医联体”建设,实现中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目前,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市级中医专家每周巡诊、坐诊。开展导师制带教培训,定期开展病例讨论,开展“学经典、用经典”活动,突破人才共用共育。

“中医药公园”

用文化推广健康知识

在李沧区延川路文体广场,建成了“涟水河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内设置二十四节气养生保健、古代十大名医等中医药文化展板,还建起了“八段锦”卡通演示立牌、“采药人像网红打卡点”和中医健康步道及健康桥等景观设施。涟水河公园依托现有的植被品种,设置了中草药种植“百草园”,对园区内的中草药植被进行登记,并统一制作了二维码铭牌,扫码即可观看由李沧区中小学生录制的39种中草药讲解视频。让市民在休闲健身的同时,了解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和生长习性,将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融入生活。

中医不仅是我国卫健事业的特色,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中医,接受中医,我们以推动‘文化传承’为引领,增添中医药发展新动力。”李沧区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建设主题公园,李沧区还举办了各类义诊、中医药适宜技术·八段锦进万家活动,同时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刘卓毅 实习生 刘承杰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秦璐]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12/05 09:45
· 来源 ·
青岛晚报
· 责编 ·
秦璐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