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胃癌之王”无需开刀 专家提醒这些人群需定期做胃肠镜检查

胃癌作为我国发病率第二高的癌症,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有40万人。其中胃印戒细胞癌,因其侵袭力强、病程发展快、恶性程度高,常被称为“胃癌之王”。然而由于其早期症状轻微,隐匿性强,容易误诊漏诊,大多“印戒细胞癌”被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近日,青岛市市立医院成功为一位30出头的女士确诊该病,幸运的是处于癌症的极早期,医生通过内镜超级微创技术为其治愈。

火眼金睛  揪出“胃癌之王”

32岁的王女士(化名)因“大便不成形”来市立医院东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门诊常规胃镜检查中发现,胃体下部有一大小约1.0*1.0 cm 略呈褪色样改变的轻度凹陷的黏膜病变,经活检,病理结果显示为恶性程度较高的“印戒细胞癌”。

病人拿到病理结果后,非常着急。再次来市立医院就诊,接诊医生东院消化内一科副主任马欢与病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该病恶性程度高,但是患者非常幸运,尚属于早期,可以行微创手术。收入院后马欢给予放大内镜检查及规范化诊断,术前科内充分评估,讨论后由东院消化内一科主任高玉强成功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病理证实病变属于极早期尚处于黏膜层的纯印戒细胞癌,实现内镜下治愈性切除。

高玉强表示:“该病变极其隐匿,稍不注意就会被忽略掉,后果不堪设想。幸亏患者在我院及时发现,充分评估后给予微创治疗,为年轻患者在保证最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保留生理功能,使其获益最大化。”

查体异常 竟发现潜藏巨大肿瘤

38岁的刘女士(化名)因查体发现粪便隐血阳性来市立医院就诊。进一步行肠镜检查,竟然在降结肠部位发现一6.0x8.0cm的巨大肿物,病理提示为管状绒毛状腺瘤。虽然是个良性肿瘤,但继续发展下去,一定会发生恶变或引起肠梗阻。

经全面评估,高玉强决定尝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帮助患者切除病变,保留患者完整结肠。由于瘤体较大,肿瘤供应血管比较多且粗大,手术操作中出血及穿孔的风险性极大,凭借娴熟的技术和多年的临床经验,高玉强成功完成手术。

结合两个病例,高玉强再次提醒,胃肠镜检查至关重要,即使是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只要能早发现,也能通过内镜超级微创技术治愈,避免不必要的开刀手术。他提醒,以下人群应该定期做胃肠镜检查:

40岁以上的人群,无论性别,建议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如有溃疡、息肉的发现,做完治疗还要定期复查。

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如食道癌、胃癌或肠癌的家属史,要把年龄提到35岁左右。

生活习惯,抽烟、喝酒、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经常吃腌制的食品、烧烤以及工作压力特别大、经常熬夜的人群。

出现胃肠不适的人群,比如有上腹痛、腹胀、有饱胀,有反酸、嗳气,或者是有大便习惯性的改变、这些都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体检时发现大便潜血是阳性,肿瘤标志物的升高,特别是CEA升高,都需要尽快做胃肠镜排查。文/丛黎 张金

[来源:信网-商讯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11/13 15:58
· 来源 ·
信网-商讯
· 作者 ·
丛黎 张金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