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吃山楂引发巨大胃结石 青岛公卫临床中心内镜下碎石解疾苦

胃结石是因进食某种物质后在胃内形成的石性团块状物。依据其组成,大致可分为四类:植物性结石、毛发性结石、药物性结石和混合性结石。其中临床上以植物性结石最为常见,多因空腹进食柿子、山楂、黑枣等引起,其机制是这些食物含有的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再加上这些食物内有果胶等物质进一步促进了胃石的形成。近日,王女士因食用山楂后出现腹痛、食欲不振到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北院区就诊,内镜中心主任李宗奎为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在胃体发现一大小约7cm×10cm的巨大块状食物结石,胃体粘膜充血水肿、散在糜烂。

内镜中心医护团队通过胃镜下机械碎石术,将患者巨型胃结石粉碎细小化,并喷洒药物进行融石处理。术后,继续对症治疗,患者逐步康复。

胃结石的危害

胃溃疡、胃穿孔:

胃结石可引发上腹不适,饱胀、恶心、呕吐及上腹痛,甚至消化道出血,这是由于大而粗糙的结石对胃的摩擦、刺激,引发胃黏膜溃疡、胃出血,严重时可诱发胃穿孔。

肠梗阻:

胃结石也可由胃进入小肠,大的结石因堵塞肠腔,而引起肠梗阻,最常见的阻塞部位是回肠。

营养不良:

巨大的胃结石占据胃的容积,有的患者在上腹部可扪及活动性、光滑的坚实硬块,由于减少了进食量,可引起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死亡。

如何预防胃结石

预防胃结石,最重要的是注意饮食习惯,尽量避免空腹或者过量食用含鞣酸的食物,如柿子、山楂、黑枣等,并且避免与高蛋白的食物一起食用。胃酸分泌多、胃蠕动缓慢等基础疾病的老年病人,更应该加倍注意,如有消化系统症状,及时就医,依据病情完善检查,遵医师指导规律用药。文/信网首席记者 丛黎 通讯员 赵洁

[来源:信网-商讯 编辑:孙宝震]
2024 10/23 16:52
· 来源 ·
信网-商讯
· 作者 ·
丛黎 赵洁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