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让养老服务精准惠及每一位老人
即墨区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更精准精细的服务,切实解决城乡养老问题
想炒菜,眼花了,把糖当成盐放进锅里;想烧水泡壶茶,胳膊上没劲了,端不动水壶;洗好衣服想晒,胳膊抬不起来;想打扫一下卫生,已弯不下腰……人老了,生活自理能力也会不断下降。无论在城区还是在乡村,覆盖面更广、更加精细化的养老服务,是越来越多家庭的迫切需要。记者在青岛市即墨区探访时发现,这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已经不再是梦想,而是正在逐步实现的目标。
入住社区养老中心生活更方便
家住即墨区的陈昆熙喜好写作,不时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91岁高龄的陈昆熙视力很好,喜欢写作。他89岁的老伴就不一样了:老太太视力下降,行动不便,做饭时没之前那么麻利了。“不到一年,她被烫了五六回胳膊了,我都记得。”陈昆熙说。他们的儿女都很孝顺,也经常来看望二老,但陈昆熙也认识到,他和老伴毕竟老了,需要改变一下生活方式了。今年8月3日,陈昆熙和老伴搬进了宁东路一家医养服务中心的二人间。这里每天提供食宿,有人专门打扫卫生,特别清爽。服务中心每天还有医生定时巡查,有人帮忙洗衣、理发,甚至提供助浴服务。
“这个地方,离孩子的家特别近,他们想来看我们可以随时来。”陈昆熙说,因为离家近,儿子几乎天天来看望他们,女儿有时一天要来三次。入住医养服务中心,等于是搬家搬到了子女们的家门口,对自己,对孩子都方便。
记者了解到,陈昆熙老两口入住的医养服务中心,是即墨区紫金华府小区建设的配套机构,服务中心有146张床位。“我们这里,为入住的老人提供分级服务。”服务中心经理郭先生告诉记者,老人入住前,他们会进行状态评估,确认老人的状态是自理、半自理还是失能。服务中心提供的房间分为多人、三人、双人、单间、套间等多种类型,服务分为自理、介助、介护、专护等等级,老人入住后,可以自主选择。
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据统计,即墨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27.8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1%。27.8万名老年人中,4.3万人超过80岁。“近年来,即墨区出现了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的形势。”即墨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
近年来,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得到了长足发展。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出台后,要求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为切实保障老年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的权利,即墨区按照“城乡一体全覆盖、均等优质高标准”的发展目标,逐步构建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我们协调了多部门,不断健全即墨区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即墨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即墨区不断落实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的“四个同步”机制,新建小区按照每百户20平方米、既有小区按照每百户15平方米的标准,全面配备、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如今,即墨区已经实现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2020—2023年,全区已建设完成17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康复保健、长短期托养、助餐送餐和精神慰藉等服务。截至2023年底,全区还共建成养老服务站100处并全部投入运营,2024年将再建设79处服务站,10月底前全部投入运营。
农村养老中心功能在完善
记者近日探访了即墨区的多处农村后发现,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进入城市务工,相当一部分已在城区定居。大白天的农村,只有老年人。如何让养老服务覆盖到农村,即墨区也作出了探索。
9月25日上午,记者在即墨区龙泉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看到,这里有设有书画区、茶艺区和棋牌室,东侧还有食堂正在出售荤素搭配的菜品,20多位老人在排队购买。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食堂每天为20多名失能失智的老年人送餐上门,标准为一荤一素一主食。“服务中心每天要接待50多位来这里活动的老年人,一到饭点,还有100余位老年人前来就餐。”另外,服务中心每周安排一天时间,请中医和西医来坐诊,给老年人查体,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这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位于西河北村。西河北村的村民们告诉记者,全村310多人中,有近百人年龄超过60岁,全村超过1/3的人口在外务工或者就学。78岁的村民兰孝亮有三个子女,一儿一女在本地企业工作,还有一个儿子在青岛工作。“以前饭要自己做,想打个牌,还得现找人。”兰孝亮告诉记者,自从4年前有了服务中心,他不用自己做饭了,从去年开始,每餐还可享受市、区两级的补贴;这里每天还有很多老朋友,大家每天在一起打牌,还能扭秧歌、打鼓。
居家也能享养老“分级服务”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是养老事业的理想状态。如何照顾那些因为疾病、意外导致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人,是全社会的一道必答题。
“养老服务,要惠及全体老年人。”即墨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让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尊严地安度晚年,是民政工作的目标,更是责任。
居住在医养中心的老人,能选择多人、三人、双人、单间、套间等居住条件,享受到自理、介助、介护、专护等不同等级的服务。但因为受传统观念或经济条件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半失能、失能老年人只能在家生活。为了给这些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基于“长期护理险”政策,即墨区民政局等多部门联动,推行多种“居家养老”举措。
在龙泉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办公区,悬挂着130多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登记着一名需要居家照护人员的姓名和住址,以及他们需要的服务级别。“我们中心的医生和护士,每个月会上门为他们检查一次身体。”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评估过的服务级别,护理员会定期上门提供助浴、助餐、洗衣等服务。
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记者从即墨区了解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已经不再是梦想,而是正在实现的目标: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即墨区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即墨区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在“长期护理险”制度的背景下,扩大好政策的覆盖面。
“新形势下,我们要让养老服务惠及每一位老人,提供更精准精细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即墨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聚焦老年人所需,即墨区将进行新一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切实可行的改革举措,推进养老服务更好惠及全体老年人,真正构建起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刘卓毅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秦璐]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