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夏季发烧、头痛…这可能不是感冒 青岛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信网6月24日讯 据青岛疾病控制微信公号消息,炎炎夏日,如果出现了发烧、恶心、头痛等症状,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吹空调受凉感冒了或者吃了不洁食物导致的肠胃炎。但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出现这些症状的市民应警惕蜱虫叮咬后导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随着气温的升高,蜱虫密度增大,人被蜱虫叮咬的机会显著增加。”市疾控中心专家胡晓雯介绍,被蜱虫叮咬后可能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发烧、恶心、头痛等症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大别班达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以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高龄、免疫力低下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易转为重症甚至死亡。这种病目前尚无疫苗可供使用,及时就诊和对症支持治疗可减少重症和死亡。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呈高度散发。其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5到10月,以羊、牛、犬、鸡等家畜家禽及鼠类为主要宿主和传染源。目前认为,蜱虫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最可能的传播媒介。蜱虫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或者通过粘膜接触患者的血液或血性分泌物是引起人传人聚集性疫情的主要途径。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区、森林等地区从事生产生活的居民、劳动者以及赴该地旅游、户外活动的人群感染风险较大。此外还有负责诊治重症患者的医护人员、陪护人员及家属是人传人感染途径的高危人群。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防的关键是切断传播途径。”胡晓雯说,市民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穿浅色光滑的衣服以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不要穿凉鞋,且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

市民在野外劳作或者活动前,应加强个人防护,可使用驱避剂(含避蚊胺成分,仅推荐2岁以上人员使用)喷涂皮肤。市民开展园艺、采茶、放牧等农业林业牧业活动前,可使用含有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和装备(遵循产品说明使用),降低蜱虫叮咬的机会。市民离开蜱类易孳生的环境活动后,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自身身体,发现蜱虫应及时清除。外出回来后淋浴可及时发现附着在身体的蜱,减少感染蜱传疾病的风险。(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6/24 14:45
· 来源 ·
信网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