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和社区修建心电诊断 “高速路”、专家定时下社区免费为居民问诊、医联体机构检验结果实现互相认可……市北区人民医院、2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先后同大医院建立医联体,居民不仅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看病就医还能少花钱。昨日,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医联体189个,减轻群众用药负担6亿元。
优质医疗资源下社区
如果感觉心脏有不适的症状,不必到医院排队挂号,只需要到社区医院花10元钱做心电图,检查结果会在第一时间传给市中心医院专家,两分钟后就能收到专家发回的报告单。社区医院做心电图,大医院专家给你把脉,这一新做法是市北区基层医疗机构同大医院建立医联体后,为居民提供的一项便民服务。
市北区卫计局负责人介绍,为了实现“病有良医”,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问题,市北区充分利用辖区内三级综合医院多的优势,积极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三级医院建立医疗协作关系。目前,市北区人民医院、2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先后与山大齐鲁医院青岛院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海慈医疗集团等建立了医联体机制,三级医院专家坐诊820人次。同时,市北区还实施辖区医联体内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相认可模式,互认项目包括医学检验与医学影像检查两大类,其中医学检验涵盖临床生化、临床免疫等30项检验,医学影像检查涵盖普通放射线等6项检查,这可让患者避免重复检查,从而减轻就医负担。
医联体内将优先转诊
今年以来,青岛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强化基层医疗单位规范化建设,上半年共建成各类医联体189个,减轻群众用药负担6亿元,派出1477名专家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培训基层人员7625人次,双向转诊下转946人次,逐步构建起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 《青岛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指出,到2017年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居民患病2周内就医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比例达到70%以上,到2020年建立健全符合我市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方案》介绍了在加强医联体(医疗集团)建设方面,我市将通过托管、协作等方式,规范建立不同层级、不同形式的医联体(医疗集团),在能力提升、人才培养、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等方面积极联动,建立分级诊疗机制,签定双向转诊协议,实现医联体(医疗集团)内优先转诊。
[编辑:云彩]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