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4月26日讯 信网(0532-80889431)从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了解到,两个月前,8岁女孩小梅(化名)的父母的吵了一次架。但没想到,自此小梅就逐渐出现焦虑、烦躁、害怕等情绪,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甚至不愿上学。小梅的父母带小梅到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门诊咨询后发现,孩子原来患上了“分离性焦虑”。为了普及这方面认识,4月30日(周六)上午9:30,青岛市精神精神中心在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安徽路32号)举办“情绪障碍”专题公益讲座,将现场讲解情绪障碍碍的相关知识。
据小梅的父母描述,小梅自幼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而且对数学、常识、音乐等知识很感兴趣,个性也有一些内向胆小,自尊心强。
两个月前,父母因小梅参加小提琴比赛的事宜发生争执,当着小梅的面吵的很凶。母亲一气之下回到工作单位,并在单位过了两个晚上。而后小梅逐渐出现恐惧、害怕和焦虑情绪,担心母亲会离开这个家。
从此,小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夜间经常跑到母亲休息的房间看看,看母亲在房间里才能安心去休息。近2周来小梅更是不愿上学,总怕母亲离自己而去,一刻也不想离开母亲,严重影响了小梅日常生活及学习。
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分析,小梅的情况属于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这种障碍常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出现,常以焦虑、抑郁、恐惧及强迫等情绪异常为核心表现。具体来讲,小梅为典型的儿童分离性焦虑。主要表现在孩子与家人分离后,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和行为反应。
儿童分离性焦虑常发于幼儿早期,以3-5岁多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患儿常常直到拒绝上学或有躯体不适才到医院就诊,不同年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治疗上,主要以心理干预和行为治疗为主,当以上方法效果不理想时,药物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为此,2016年4月30日(周六)上午9:30,青岛市精神精神中心在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安徽路32号)举办“情绪障碍”专题公益讲座,将现场讲解情绪障碍碍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以前来聆听。
信媒体见习记者 刘裕
[编辑:帛幼]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