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医院档案室里保存着一张泛黄的老报纸,记录了抗美援朝时期市立医院医护人员奔赴前线的感人故事。据记载,1951年2月至1952年4月,14名市立医院医护人员分三批跟随青岛市志愿赴朝医疗队和中国红十字会、山东省红十字会组织的赴朝抗美援朝医疗队奔赴中朝边境,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虽然岁月洗尽铅华,他们有的已离开了人世,然而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被一代代市立人传承下来。 于波 侯桂珍 张瑄
抢救1800名前线伤病员
1950年,我国政府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 1951年2月16日,我市从270名报名者中选定42人组成第一批赴朝医疗队。 3月1日,医疗队离青赴朝。其中,市立医院的4人分别是外科主任王训熲、外科医师高新民、X光技术员乔林、护士匡国祯。在北京学习简单的朝鲜语会话和文字书写后,于3月19-20日分别跨江奔赴朝鲜战场和编驻第三陆军总医院编入各病区工作。
青岛的医疗队自带x光机、手术器械、各种手术巾、纱布绷带、药品等来到位于延吉图门江一个河流汇合处的陆军第三医院。陆军第三医院是一个深入地下几十米的地下医院,规模可观、设备完善,以外科手术为主。总医院距朝鲜的图门仅15公里,美国的飞机经常过境扔油桶或骚扰。地下医院分两层建筑,队员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全在地下。有危险情况时医务人员可背负伤病员打开病房外走廊上的盖板,转移到地下二层隐蔽,还有疏散的通道。
当时正值春寒料峭,医院接收的大部分是冻伤病号,而且冻伤非常严重。随着战役的打响,战伤伤员增多,需要做大量的手术,劳动强度非常大。队员们每天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经常是守在病床前迷糊一下就算休息了,很多人累得双腿浮肿。 1951年7月24日返青,历时近5个月。期间,他们大致做了1800多例手术,其中冻伤手术有1000多例。
回国借鉴抗美援朝经验
1951年6月12日,市立医院内科医师刘保华、外科助理医师杜宗教、护士赵秀梅、外科医师高彦君等随第二批赴朝医疗队出发,主要任务是照顾伤员,在大病房里值班经常要昼夜连轴转。第二批医疗队于1952年6月回青,历时12个月。1951年9月26日,市立医院内科医师池汝涛、护士沙福增、检验员区约翰随青岛市第三批赴朝医疗队出发。 1952年4月11日回青,历时7个月。此外,青岛红十字会还组织14人分别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山东省红十字会组织的赴朝抗美援朝医疗队,市立医院护士李修真、医师刘效先、护士王翠兰参与。
在第三陆军医院,针对伤病员不好管理的情况,医院就把伤员编成连、排、班,一个病房10个人,就是一个班。主治军医任连长,护士长任副连长,从伤员中推出一个人任副连长。这种管理体制把医护人员和伤员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医患沟通。朝鲜战场归来的护士赵秀梅和副院长兼外科主任王训熲借鉴了抗美援朝医疗队的管理经验,在市立医院外科三病房开展推选病人代表、召开公休座谈会管理经验在全国轰动一时, 1956年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护士长赵秀梅、孙秀梅分别被评为1954年、1956年的全国劳动模范。
相关链接
捐款为公立医院之首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布《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军烈属的号召》,5日,青岛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发表联合声明,坚决响应号召,开展捐献活动。市立医院时任院长周亚伯带领全体职工积极捐款,首批捐献1400万元(旧币),另有银币96枚、金首饰16件、银器9件。截至1951年10月,医药界捐献“白求恩号”战斗机一架,市立医院职工捐献额达2946万元(旧币),为青岛市公立医院之首。1952年2月4日,在新华书店发起的“捐募书刊,慰问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活动中,市立医院职工再次捐392050元(旧币)。
[编辑:光影]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