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包装上一般有标明提醒字样
前天晚上,厦门同安工业集中区发生一起悲剧事件:哥哥喂弟弟吃果冻,弟弟被噎住,送医抢救也未能挽回幼小的生命。
林先生是外地人,在厦门打工,有两个儿子,一个7岁,一个才1岁多。一家四口住在同安工业集中区的出租屋。
前天下午5点多,林先生夫妇外出上班,把两个孩子留在家中。
下午,弟弟小豆肚子饿了,哥哥也不会煮饭,刚好看到家中有果冻,就打开了,喂弟弟吃了起来。弟弟吃了几口,就噎住了,慌乱地挥动两只小手,喊了一声,想喊第二声,却喊不出来了。
哥哥急忙向邻居求助,并给爸爸妈妈打电话。邻居把小豆送到工业集中区医院救治。由于病情严重,医院方面又致电120,将孩子转至厦门第三医院。傍晚6点半左右,到医院时,小豆的脸色已变得青紫,并昏迷不醒。经过半个小时抢救,遗憾的是,仍未能挽回孩子的生命。
医生提醒
幼儿最好别吃胶状食物
市医疗急救中心的蔡医生提醒,果冻一类的胶状食物,3岁以下的小孩不能吃,因为容易被呛进呼吸道。果冻上一般有注明提示,连老人也要谨慎,如果非得吃,一定要切成小块,小心监护。
如果出现小孩被噎的情况,家长应该具备一定急救知识,学会自救,同时拨打120,争取最佳抢救时间。
蔡医生介绍,6分钟,是孩子噎住窒息后的黄金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根本就是争分夺秒的事,如果1分钟内开始急救,被救回来的可能性是90%;如果5分钟才开始抢救,那成功率就降到40%-50%。脑循环缺氧6分钟后,可能造成脑神经系统的永久性伤害。因此,家长第一时间的抢救就成为了挽救孩子生命最宝贵甚至是最后的机会。
营养专家也提醒,多吃果冻有害无益。吃果冻多,容易降低孩子的食欲,影响营养素的平衡吸收,易使孩子形成“酸性体质”;而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只能增强果冻的感官性状,而无任何营养价值,多食不利于健康。所以家长们不要让孩子多吃果冻,更不能给幼儿吃小果冻。
急救方法
拍背法
对于意识清楚的孩子:可取立位或坐位,急救者站在孩子的侧后位,一手置于小患者的胸部以围扶孩子,另一手掌根在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给予6-8次连续急促拍击,拍击时应快而有力。
对于意识欠清或不清的孩子:应使小患者屈膝蜷身,面向急救者侧卧,头低于胸部水平,急救者以膝和大腿抵住孩子胸部,然后迅速、用力地拍击6-8次。
推压腹部法
将孩子仰卧于桌子上,家长双手叠加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往胸部方向适当加压,可增加腹腔及胸腔的压力,让孩子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使异物从气管内向外冲出,并随气流到达口腔。
海氏手法
较大的儿童可采用立位急救。家长站在儿童后方环抱儿童,左手握拳顶住儿童腹部脐与剑突之间,右手压在左手上面,双手向上向后方用力,增加腹腔及胸腔的压力,以利异物排出。如果发现孩子呼吸微弱,面色发乌,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市民声音
担心孩子吃果冻会噎住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厦门几家超市发现,果冻外包装盒(袋)上,商家均用比较显眼的字体标注“勿一口吞食,三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老人儿童须监护下食用”字样。
市民小周的女儿只有4岁。昨天下午,小周带着女儿在七星西路一家超市选择年货。孩子来到果冻货架前,说:“妈妈,我要吃果冻。”但小周不想让孩子吃果冻,主要是孩子喜欢大口吞食,容易噎住。
市民林女士家中有一个7岁的孙子。林女士说,孙子平常也喜欢吃果冻,而且经常一口直接塞到嘴巴里,简单嚼一嚼就咽下去。“我每次都大声提醒他,这样很容易噎着,但孩子总是不听。”(记者 刘承烺 陆军航)
[编辑:光影]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