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今年力争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原标题:今年力争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4月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强信心 亮举措 促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五场,介绍青岛市聚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加快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有关情况。青岛海洋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4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513.2亿元,分别占全国、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5.2%和30.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海洋经济贡献率达到45.9%,拉动全市国民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今年,青岛力争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全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170个重点项目投资2400亿元

出台实施《关于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全面推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意见》。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和重大政策纳入国家关于支持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国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总投资215亿元的26个拟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海洋重点项目,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科学谋划“十五五”海洋发展。以《青岛市2035年海洋发展远景规划》为指引,围绕“五区一中心”定位梳理建设路径,启动编制《青岛市“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深化国际海洋战略和全球现代海洋城市研究,提出差异化、具有青岛优势的策略路径。完善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机制。加快总投资2400亿元的17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年内40个项目竣工、20个项目投产,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实施精准产业链招商、统筹联合招商和载体平台招商,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150个以上、总投资过1000亿元。

完善多元一体化海上旅游服务

加快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支持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组建成果转化平台,加大水产种业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加快即墨区、西海岸新区蓝色种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国信2-1号”“国信2-2号”养殖工船交付运营,力争实现3条工船联运,推动“深蓝”系列养殖装备投用,提升海洋牧场现代化智能化水平。

做强做优海洋化工产业。加快董家口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海湾化学绿色循环经济等项目竣工投产。支持海洋化工龙头企业建设高端科研平台,提升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促进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大力发展航运经营、海事仲裁、航运经纪等航运高端业态,加快航运贸易金融总部大厦、国际邮轮港区航运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培育海洋文旅产业新业态。编制青岛市海洋旅游发展规划,持续推进海上旅游市场整合和规范化发展。优化完善海上观光、海上游览、娱乐休闲等多元一体化海上旅游服务,加快推动青岛湾(二中湾)旅游码头工程二期项目竣工,开通夜游青岛湾航线。推进竹岔岛、崂山胜境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主体结构完工。

推动海洋装备产业链向高价值环节延伸。推进女岛高端船舶海工基地建设前期工作。建造首艘31.9万吨超大型油船,交付21万吨LNG双燃料散货船、21万吨氨燃料双燃料散货船、青武麦海上油气生产平台等高端装备,推进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

壮大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规模。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推动抗肿瘤药物BG136进入临床Ⅱ期、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LY102进入临床Ⅰ期试验,推动新型抗凝血药物LY103、抗慢阻肺药物LY104等开展系统临床前研究。深耕海洋大健康领域,加快推进修正(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大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化妆品、海洋生物农用制品等领域,推出一系列高值化产品。

拓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场景。编制《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布局建设一批海水淡化专供管网,稳步提升海淡水产能利用率。积极推进董家口海水淡化二期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海淡项目就近就地优先使用绿色能源,进一步降低海淡项目能源成本。

推动海洋新能源产业链发展。谋划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新能源基地,布局建设即墨女岛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园,积极推动宝鉴科技大型海上风电产品配套项目,推动东方电气海上风电北方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壮大海上风电产业链条。推动中电建即墨115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一期建成并网、二期开工建设。

抢占深海开发产业新赛道。支持中国海洋大学与央企共建“海洋工程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加快深海矿产开发核心技术装备攻关。围绕“探、采、输、运”等关键环节,推进深远海资源保藏与环境模拟研究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招引国内头部企业在青布局深海开发板块。

突破发展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支持镭测创芯等重点企业加快研发新一代立体监测、无人潜航器、水下机器人等海洋智能观测探测装备。深入实施“星海互联”科技示范工程,推进上合海洋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聚焦海上监管、海洋监测、海上基建、陆岛运输等领域,打造“海洋+低空”应用场景。加快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依托国产超算大科学装置,打造世界领先的海洋高性能混合算力平台,建设全国首个海洋产业领域数字孪生研究机构。

梳理海洋人才“两张清单”

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持崂山实验室建设,建立健全常态化高效运行机制,围绕重点领域加强科技攻关,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实施重大科技任务,推动“深海三大国家平台”、青岛海洋气象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建设,争创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聚焦海洋智能装备、海洋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落地。围绕海洋信息、智能航运等领域开展30项海洋关键技术攻关。

构建海洋科技协同创新贯通体系。加大对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驻青高校院所支持力度,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产研对接工作机制,建立“一库、一账、一清单”,推动高水平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青岛)常态化、定期化、机制化运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实施“项目+人才”专项行动,优化海洋领域创新创业生态。实施“海创计划2.0”,推动完善海洋科技大市场,加快建设崂山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构建海洋科技成果交易“全链条”服务生态。

实施海洋人才集聚行动。建立全球高层次海洋人才库,梳理全球海洋领军人才、全市海洋紧缺人才“两张清单”,为国内外海洋高端人才提供更优创业环境。建设青岛海洋发展人才学院。支持中国海洋大学等涉海高校做强海洋领域学科力量,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育。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健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王熠冉]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4/02 07:09
· 来源 ·
青岛早报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