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变现“地铁流量”:丰富“轨道+”消费场景
青岛地铁联动线网商业、酒店办公、低空文旅等多元业态,让出行流量激活“消费增量”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青岛地铁线网通达,去年的日均客流量超过144万人次。如何将地铁的“大流量”优势转化为消费增量,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3月31日,青岛地铁举行“商聚地铁 活力共生”提振消费品牌招商签约会,为推动城市消费提质升级给出了“地铁打法”。以此为契机,青岛地铁将联动线网商业、酒店办公、广告传媒、低空文旅等多元业态,共同深化“轨道+”商业生态圈建设,创新地铁多元化消费场景,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个性化消费需求。
多方联手,推动青岛消费能级跃升与城市活力焕新
签约会上,青岛地铁发布全链条商业生态场景,并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西海岸新区供销社、支付宝、华为、海尔、京东MALL、肯德基、瑞幸咖啡等签订合作协议。各方将在拓展地铁便民业态、丰富产品服务供给、创新多元消费场景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探索“地铁+商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径。
本次招商签约会,青岛地铁携手各知名品牌企业,聚合地铁线网多方资源、多元业态,就是要进一步丰富“流量共享、品牌共建、消费共生”的“轨道+”合作生态。青岛地铁集团总经理助理、青铁商业公司董事长李晓杰说,这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及地方政策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青岛消费能级跃升与城市活力焕新的切实举措。
与会嘉宾也纷纷表示,要通过此次与青岛地铁的深度合作,实现商业经营、品牌优势与地铁场景的深度聚合,共创城市消费引力场。“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地铁的合作,深耕地铁出行场景消费潜力,通过地铁场景数字化与本地生活服务的深度融合,让地铁进一步成为链接万千美好、激活城市消费的新引擎。”蚂蚁集团战略发展部山东省总经理李树滨说。
目前,赞稼八宝粥在青岛地铁“畅享汇”商业综合体开设的门店运营成效显著,日均客流量超预期,验证了地铁场景“流量入口”与“服务窗口”的双重价值。赞稼八宝粥品牌市场部负责人林泮告诉记者,后续计划增加地铁站内或者站口门店,进一步提高消费便捷性。
创新模式丰富场景,激发地铁消费新活力
近年来,青岛地铁聚焦市民游客需求,围绕“轨道+”消费场景,全面布局便民商业、酒店办公、文化旅游、赛事展会等多元业态,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出行+消费”的无缝衔接,丰富并满足了市民的多元消费需求,地铁商圈的消费潜力和城市服务能级不断跃升。
紧盯市民游客出行需求,站内商业消费场景扩容升级。投入800余台自助消费设备,开设便利店、早餐店、咖啡屋等便民商铺,提供站内就业岗位超1000个,月度吸引消费超千万元;上线“惠工商城”“地铁生活圈”“青铁广告商城”等线上消费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年度服务企业超百家,用户30余万人次,营业额过亿元。
紧扣青岛旅游城市特质,释放文旅消费潜能。拓展酒店业务,崂山逸衡酒店、青亭酒店等多家酒店开业,入住率位列同类酒店前茅;积极推进“首发经济”,波螺油子艺术谷焕新开谷,打造文化时尚消费新地标;举办“青岛工超”等体育赛事,承办北京-青岛国际轨道交通展等大型展会,开发青小铁、鳌鱼等文化IP,启动拓展“低空+文旅”等新赛道,推动泛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深化TOD发展理念,增进“轨道城市”民生福祉。围绕地铁建设、深耕TOD开发,近年来已累计开发高品质地产项目42个,初步完成“八好房子”设计标准编制,芳华地、云上观澜、和樾府、理想地等项目成为片区红盘标杆,构建起“好房+优服”共筑的生态闭环,全力打造世界级一流TOD综合开发样板。
商聚地铁,活力共生,多元场景,潜力无限。青岛地铁将继续深化政企协同、行业联动,共聚提振消费的强大合力,持续探索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努力营造让乘客更安心、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市场繁荣发展,助力青岛加快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