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葚”入人心的“莓”好生活
随着气温稳步攀升,莱西市沽河街道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长果桑和盆栽蓝莓迎来丰收季。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内,长果桑园里串串桑葚,有的红若宝石,有的紫如水晶,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山后人家总经理赵新德介绍,园内长果桑采用纯天然种植方式,全程不打农药、不额外杀虫。令人赞叹的是,这里的果桑一年可产三季,累计挂果量达2000斤,每斤售价68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葚”入人心 “抢”鲜上市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农产品不断被创新与改良,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与惊喜。当下,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的长果桑成熟上市,以其独特的外形和卓越的口感,吸引了众多目光。
桑葚作为一种大众熟知的水果,在人们的记忆中有着独特的地位。然而,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的长果桑却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桑葚的认知。这种引自中国台湾的超长、超大桑葚品种,颠覆了人们的想象。它长度达8至18厘米,单果重量可达20克,因其外形酷似毛毛虫,也被形象地称为“毛毛虫桑葚”。
走进长果桑种植大棚,郁郁葱葱的果树间,绿的、粉的、紫的果实垂挂而下,鲜嫩饱满。这些在智能环境中生长、“喝”着净化水长大的长果桑,不仅在外观上独具特色,更在营养价值上表现出色。它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还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被誉为“民间圣果”。
经过八年的精心培育,这些果树在莱西这片土地上扎根结果,如今“抢鲜”上市。长果桑不仅个头大、外形修长,口感更是令人称赞。轻咬一口,甜蜜的汁水瞬间在口中迸发,甜度恰到好处,汁水丰富,且食用后双手不会被沾染颜色。这样的优质体验,让它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采摘大棚里,游客手提小篮子,穿梭在果桑园,享受着采摘的乐趣。小朋友们欢快地品尝着紫红通透的桑果,甜蜜的滋味不亚于糖果。“虽然水果在街上也能买到,但来这里能带孩子感受一下采摘的乐趣,水果也更加新鲜。”青岛市民郑乐正带着家人在此采摘。除了现场采摘,工作人员正忙着将采摘下来的桑果送往莱西当地高端超市出售。尽管这种热带水果售价高达每斤68元,却依然供不应求,广受青睐。
历经八载 “甜蜜”继续
在农业领域不断革新与发展的浪潮中,莱西市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凭借对长果桑的成功引种与培育,开拓出一条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农业发展之路,为乡村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2017年,对于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而言,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彼时,其蔬菜和水果种植品类相对单一,发展面临瓶颈。一次外出考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山后人家的负责人赵新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在外地考察时,我们发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果桑。”普通果桑不过两三厘米,而眼前这种果桑竟长达十多厘米,独特的外形使其在众多果桑品种中脱颖而出,宛如“果桑贵族”。
这一发现点燃了山后人家创新发展的热情。尽管这种果桑主要在南方种植,对于北方的莱西来说,种植难度和产量都是未知数,但怀揣着对农业创新的执着和对经济效益的期待,他们毅然决定少量引进试种。考虑到其一年结果3次的特性,为了让它在北方也能保持这一优势,便将它们种植在大棚房内。
在工作人员精心的照料下,首批种植在大棚房的长果桑不负众望,次年,便结出了3茬果实。初次试种的成功,让山后人家看到了长果桑在北方扎根生长的希望。看着那饱满修长的果实,山后人家果断决定大面积引进种植。“当时总共种植了3亩地,两个冬暖大棚。”赵新德说。
为了给远道而来的长果桑创造更好的生长条件,山后人家为每个大棚配备了自动控温系统。当大棚内温度偏低时,自控系统自动关闭棚顶,保持棚内温暖;温度过高时,则自动打开棚顶通风降温。从最初小心翼翼的试种,到如今大面积的引种,这些承载着山后人家增收致富的长果桑,种植规模日益壮大。
“每年2月份,室外仍寒气逼人时,我们的首季长果桑就成熟了。”看着满棚成熟的果实,赵新德不禁喜上眉梢。首季长果桑产量十分可观,300多棵长果桑,可结2000多斤果实。“现在正是长果桑大量上市的时候,也是品尝长果桑的最佳时机。”赵新德表示,成熟的长果桑甜度极高,毫无酸味,深受消费者青睐。去年,不少北京顾客通过微信订购,纷纷称赞其水分足、甜度高,入口“爆汁感”十足。
“每年的2月份、7月份和9月份果实各成熟一次。”赵新德补充说,“不过后两茬长果桑与大棚内的首季长果桑相比,产量较低,每茬仅收获500多斤果实。”随着春季头茬长果桑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知,如今前来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进入2月中旬以来,赵新德和综合体的工作人员便在果桑大棚内忙碌不停。“平时每天零售二三十斤,周末则有不少游客预约采摘。”赵新德表示,“这个季节,游客们就图尝个新鲜。”随着三八妇女节的临近,已有不少团建活动选择在此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8年前引进长果桑品种后,种植户在大棚内种植,通过覆盖保温棉被进行保温,管理方式相对简单,无需复杂的技术。一般大棚内晚上最低温度保持在7摄氏度左右,白天最高可达30摄氏度,这种温度条件为长果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使得它能够“抢”鲜上市,获得不错的市场价格。
新兴产业 潜力无限
如今,长果桑种植,已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历经8年的精心培育,这种引自外地的特色品种,在莱西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而在长果桑种植园不远处,蓝莓种植区同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我们引进的蓝莓为盆栽品种,共引进了近4000棵。”赵新德介绍,去年,山后人家从胶南引进了6亩多盆栽蓝莓。进棚短短三个月,蓝莓便陆续成熟,展现出其生长周期短的优势。这些盆栽蓝莓在种植过程中,不受土壤酸碱度的影响,且有专业技术指导。为打造适宜蓝莓生长的环境,山后人家投入6万多元升级自动化系统。棚内配备自动放风、自动灌溉等设备,使用的是可直接饮用的净化水。经过精心培育,蓝莓产量十分可观,一个棚可放置1000盆蓝莓,一个棚产量可达4000多斤。若按平均80元一斤计算,4个大棚总收益可达120多万元。
赵新德介绍,与长果桑的经营模式有所不同,蓝莓前期主要以零售和批发为主,后期才开展采摘活动。这是因为蓝莓较为娇贵,采摘时若方法不当,容易碰掉果粉,而果粉一旦受损,蓝莓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莱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蓝莓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莱西的昼夜温差能达到10摄氏度以上,这使得本地种植的蓝莓甜度更高,品质更优。
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的长果桑和蓝莓产业,不仅在经济效益上成绩斐然,还在乡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通过土地流转,为当地村民带来了稳定的租金收入。同时,村民们参与基地的田间管理以及果实采摘等工作,获得了额外的劳动报酬。村民王翠云表示:“我就住在这附近,在这儿干些除草、整枝等轻松的农活就能挣些钱零用。”这种产业发展模式,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切实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新闻延伸
小桑葚营养价值高
俗话说“四五月桑葚胜人参”,早在千年前,桑果就被视为极好的补品,《本草纲目》等多种医药典籍中对桑葚的药用价值和用法有详尽的阐述,桑葚性味甘寒,被称为水果中的“冬虫夏草”,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在生活中,桑葚也深受大家喜爱。经常食用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美容养颜,健康长寿。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袁超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赵晓珊]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