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开辟“出海”新航道

原标题:跨境电商:开辟“出海”新航道

全球经济下行的新周期里,跨境电商处于少有的高速增长赛道。

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4.4个百分点。

把时间轴拉长,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一些趋势性变化。从2018年的1.06万亿元,到2023年的2.38万亿元,五年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了1.2倍。目前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

在业内人士看来,跨境电商已经不能算是外贸“新物种”,因为早在20年前,这个名字就已经出现。直到最近三年,线上经济需求大爆发,中国新生代跨境电商平台展现出蓬勃生命力,越来越多传统外贸工厂以主动拥抱的姿态改造车间、升级设备,为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积极努力,才成就了今天跨境电商的“狂飙突进”。尤其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的当下,中国外贸人正在用不断优化的数字化工具,建构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协作新模式,以确定性的战略定力为“出海”开辟新航道。

开放是青岛的鲜明特色和城市基因,大大小小的外贸企业就是这座开放之城最勇敢的“弄潮儿”。鼓荡开放的风帆,驶入新航道,他们正激荡起属于自己的出海“变奏曲”——截至今年上半年,青岛市备案跨境电商企业2361家,约占全市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的十分之一。上半年青岛实现进出口规模569.3亿元,同比增长23.8%。

当下的青岛,正奋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此时,“出海”新航道“风已起”,青岛更要理清市场的逻辑、发展的思路,坚定信心“奋力一跃”。

驶入平台快车道

8月16日,亚马逊在广州发布的《2024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称,全球零售电商经历了前几年的大起大落,2023年企稳、2024年稳健增长;过去两年,在亚马逊销售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中国卖家数量增长了近55%。

这种迅速增长来自于供需两端的共同促进。

一方面,海外需求是中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外在驱动力。目前,全球购物需求都在向线上转移。《白皮书》预测,2024年中国以外的海外零售电商年销售规模将首度突破3万亿美元,预计2028年增长至4万亿美元。直面消费者的C端如此,全球B端采购的线上化也在加速。美国市场研究咨询服务提供商Grand View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3-2030年,全球B2B市场预计将以20.2%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供应链韧性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TikTok、速卖通、Temu、SHEIN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四小龙”,为供应商提供数字化技术工具,将各链条各环节以数据串联在线化协同,依托柔性供应链实现“小单快反”按需生产,凭借社交裂变使工厂生产直面消费者需求,发挥全链路服务优势让传统外贸工厂逐步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成长为新型贸易主体。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中国,外贸产业的基础和底色要看产业带。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具体到一个区域均是如此。拥有全球领先的规模优势和上下游整合的产业链网络,是中国经济穿越周期的底气,更是这一轮跨境电商浪潮汹涌而至的底层逻辑。

在青岛,假发、美妆、棒球帽、电器、纺织服装、汽车配件等优势产业带富集,当与跨境电商相遇,插上数字化、国际化翅膀,这些产业带将如虎添翼。

今年以来,青岛优势产业带与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互动密切:速卖通在北方设立的第一个产业带仓落户西海岸新区;SHEIN走进胶州,为棒球帽产业带精准定位,推动打造“爆品”;TikTok对接即墨,和女装产业带的老板们碰撞流行趋势;“半托管”这一跨境电商新玩法刚刚上线,Temu就马不停蹄来到青岛,为家居服、童装产业带卖家详解运营方案……

当跨境电商与产业带双向奔赴、互动对接,积淀的优势将产生乘数效应,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产品创新、扩展国际市场、提升履约效率等方面助力。

加快布局境外节点

跨境电商快速生长,催生了跨境物流体系的加快完善。其中一个显著的指标是,按照行业规律,跨境电商平台平均每增加100亿美元交易额,就需要增加100万平方米的海外仓为之提供物流服务。对跨境商家来说,海外仓是关乎出海效率提升的“最后一公里”。

比如传统的假发B2B贸易,需要3-6个月才能对消费者需求作出反馈,而在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助力下,一周就能根据消费者偏好作出产品更新决策。供应链反应速度提升了20多倍,物流时效也从30-40天缩短到5-7天。

目前,采用最广泛的跨境电商物流大致可以分为三程。第一程是港到港运输,中间程是海外存储,最后一程是海外配送上门。与传统贸易类似,多数跨境出口产品一般先采用集装箱海运方式,散货集运从而降低单件运费。海外仓储则是货物的重要中转站,通过定制仓、专业仓的精细化运营服务,提高作业效率和库存周转率。有了这个中转站,产品距离终端消费者更近,配送环节尤其是多仓组合配送成本更低,且大型海外仓与当地终端配送服务商的议价能力较强,进一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从长远来看,仓储物流本地化是跨境电商的重要发展方向——前置海外仓可有效提升交付能力,也可高效处理退换货等售后需求,且这一模式可以解决大件商品尺寸大、尾程运费昂贵的痛点,规模效应显著。

正是基于这些优势,海外仓又被称为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可以预想,如果无法解决基础设施的问题,再大的市场活力都无法找到施展机会。特别是对变化速度快的跨境电商来说,激发活力的核心需要当机立断躬身入局。作为提升物流时效性的最大利器,海外仓正在成为跨境电商卖家的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不少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城市都在加紧布局海外仓建设。

目前,宁波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海外仓业务量居全国第一,占比近三分之一;宁波近70家企业在全球建设经营海外仓210个,总面积超300万平方米,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近两年,重庆先后与德国重要港口城市不莱梅、汉堡携手设立海外仓,将供应链保障能力拓展至欧洲大陆腹地,这也是目前国内中欧班列节点城市中,唯一拥有自主产权海外仓的城市。

为促进本地跨境电商企业“借仓出海”,青岛正积极推动公共海外仓的优化布局。依托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优势,引导在上合组织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市场、RCEP其他成员国等布局公共海外仓,构建覆盖全球的海外仓网络。去年,以举办第二届阿联酋中国轮胎汽配展为契机,启动阿联酋轮胎汽配公共海外仓项目,推广“前展后仓”新模式。市商务局多渠道统计全市公共海外仓,绘制海外仓全球分布平面图,向全市相关企业定期发布海外仓名录。截至目前,全市有服务实绩的25家企业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62个海外仓,仓储面积超35万平方米,直接服务企业数量超过6000家。

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设专注于服务跨境电商的海外仓超1800个,面积超2200万平方米。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同比增长11.8%,高于同期跨境电商出口增速2.2个百分点。

今年6月,商务部等9部门出台《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提出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相关企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用好现有股权投资基金资源,探索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强对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的支持。

政策加码利好市场预期,海外仓持续上新,将助力外贸打破时空限制、完善物流技术与体系,显著提升中国跨境电商的海外竞争力。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当下,抢抓跨境电商需求爆发机遇,全球多地都提出打造“跨境电商国际枢纽”的新构想。

作为东南亚跨境电商枢纽,新加坡制定了大量精准务实的措施支持和激励相关企业发展,其中较有吸引力的是由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主导开发的“电商助推包”。

该助推包以扶持性政策和财税优惠为主,帮助企业获得数字化发展能力。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注重开发各种商业扶持计划,涵盖品牌与市场、业务培植、创新与生产力、质量与标准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多项电商企业扶持计划。比如专门为本地中小零售商提供的助推包“新加坡电商计划”。符合资质要求的零售商可以与指定的四个电子商务平台中的任意一个进行合作,在网上发布和销售企业产品,扩大企业在新加坡市场的影响力。符合条件的零售商最长可在6个月内获得一次性豁免90%符合条件费用的优惠。如果中小企业有意拓展海外零售业务,则可以申请“多渠道电子贸易平台计划”。该计划可以帮助具有较少或没有向海外出口产品经验的零售商,利用多种数据渠道提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能力。另外,符合资格的企业还将获得一次性资助,资助金额为相关扶持计划费用的70%,资助时间为期一年。对有意向提高品牌知名度的中小企业,无论是否拓展跨境业务,都可以选择“数字市场计划”,用于提高数字营销能力。

在国内,在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出海的过程中发挥枢纽作用的城市也有不少,但深圳是唯一一个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3000亿元、年增速达70%的城市。

深圳集聚了全国最多的跨境电商主体,从供应链服务商到电商平台,逐渐构筑起完善的产业生态圈,让深圳企业“出海”更容易。数据显示,目前深圳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数量超过15万家,在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Lazada、eBay等平台上,有近一半中国卖家来自深圳;深圳卖家数量占亚马逊平台中国卖家的三分之一。今年5月,易达云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海外仓上市公司。目前,深圳累计共有12家跨境电商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深圳跨境电商蓬勃发展,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今年2月发布的《深圳市推动外贸稳规模稳份额稳增长工作措施》提出,推动跨境电商健康持续发展,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支持品牌效应明显、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的工业企业通过“独立站+第三方平台”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建立阳光化试点企业名单。

深圳还是全国率先提出跨境电商阳光化概念并实际落地推广的综试区。所谓阳光化,即合规化。整体来看,跨境电商出口主要分三个环节:关、汇、税;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管理来看,又可以分为业务链、资金链、票据链、合同链。而跨境电商合规的底层逻辑,是不同环节的数据、不同链条的数据能够相互匹配、四流合一。2023年3月,深圳公布了《关于鼓励企业参与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申报阳光化试点实施细则》,探索通过平台化的综合服务,支持中小跨境电商企业降低合规申报成本,引导企业自主申报备案。一年多来,阳光化改革试点按照“一个平台多个产品”实施路径,建设了跨境电商阳光化公共服务平台,并相继发布面向9710出口和9610出口场景的阳光化公共服务产品,实现了跨境电商B2B和B2C领域的全覆盖。目前,已有130余家企业参与试点。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深圳阳光化的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累计超200亿元。

我国跨境电商从零起步,利用20年左右时间完成了从野蛮生长到逐步成熟的阶段。作为外贸新业态,可以预见,跨境电商未来将在中国品牌出海、中国制造升级浪潮中扮演重大角色。只有合规,才能使得跨境电商企业获得资本青睐,乃至上市融资、扩大再经营。

将视线拉回青岛。坐标定位中国北方,青岛跨境电商规模稳居“北方第一城”。如果把坐标系再放大,与最优者对标,仍有提升空间。

人才是跨境电商持续拔节生长的关键。为搭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青岛已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各类跨境电商人才培训,每年可以输出专业人才3000多名。但这一数字与目前中国跨境电商700万左右的人才缺口相比,仍是杯水车薪。尤其对于跨境电商重要节点城市来说,在跨境电商精细化运营中,从事品牌策划、数据营销等领域的中高端复合型人才缺口更大。能否构建AI+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新模式?如何推动院校专业体系与市场的深度融合?这些都是行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命题,解题需要创新思路、汇聚合力。

跨境电商,不仅是当下出海的新航道,还孕育着城市产业发展的新未来。正如六十多年前没有人能想到,“集装箱”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标准化”物流,带动形成了全球分工格局。如今,“小包裹”一键直发大洋彼岸,重构的也不仅是国际物流体系,还将带动跨国商务活动、跨境金融、跨境数字贸易等一系列变革与创新。而这些超越行业自身发展的未来产业、新兴经济,应该被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城市经营者所辨识、拥抱、发展,这也是青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应有之义。(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秦璐]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8/26 11:05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秦璐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