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区市落下特色金融棋子 共谋青岛金融发展大局
提升我市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还是深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青岛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各区市经济发展情况各有特点,但无一例外都积极谋求金融业的高速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契合实际,各区市根据区域自身定位与发展需求,纷纷走出了金融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差异化竞争,和而不同,各区市以金融之力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努力共同下好青岛金融业发展这盘“大棋”,促进青岛金融业大道疾行。
市南区
以高端金融力量勇立潮头
时尚是高端、是引领。近年来,市南区通过“时尚+”,持续把金融业引向高端领域。面对滚滚而来的开放大潮,该区紧抓机遇,通过对标先进区市、优化服务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巩固传统金融业,发展现代金融、国际金融等高端金融业态,始终保持作为我市金融核心区的竞争优势,以高端的金融力量,勇立我市金融业发展潮头。
一场盛会改变一座城市,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的市南区形象与气质焕然一新,成为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形象展示重要窗口,吸引众多金融机构在市南区集聚发展。该区编制“重点招商项目台账”,先后拜访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及企业;采取“一对一服务”,确保金融招引项目顺利落地;参加我市举办的2018中国财富论坛、举办中韩金融合作与发展论坛;先后对接巴黎银行、野村证券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今年以来,市南区突出“强”字抓招商,进一步放大了市南金融业的高端品牌效应。截至目前,我市共拥有外资金融机构34家,其中有31家落户市南,占比达91%。同时,市南区分行分公司级金融机构近150家,约占全市60%,金融类企业达1200余家,充分显示了该区的“总部经济”效应以及在全市金融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市南区在发展金融业的过程中,不仅积极“引进来”,还切实服务好,不断优化金融业营商环境。今年以来,该区开展存量金融机构及企业走访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精心打造青岛首个资本市场综合性服务平台——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可为我市企业提供上市前培育辅导、上市中协调服务、上市后资本运营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已与毕马威、普华永道等区内15家高端中介服务机构达成合作。近日,岛城首家外商独资财富管理公司——意才财富管理有限公司的资本补充方案顺利完成,正是市南区不遗余力地推动金融服务领域营商环境优化的缩影之一。
金融基础数据是反应一个区域金融政策、服务是否到位,以及区域金融业发展活力是否充沛的一个重要标准。今年以来,市南区金融业积极发挥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性作用,引进金融机构及企业已达33家,上半年市南区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35.3亿元,同比增长2.5%,占全区GDP的比重为24.6%。 8月末,市南区本外币存款余额6547.32亿元,同比增长7.1%,本外币贷款余额9327.96亿元,同比增长9.6%。当下,市南区金融业正借力改革开放热潮,始终保持我市金融核心区的地位,加速向高端方向发展。
市北区
建设“保险创新示范区”
在全国首创重症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责任保险,缓解了涉事受害方难以追讨损失补偿的后顾之忧;在全省率先开办电梯安全责任保险,通过保险产品运用化解了安全事件责任纠纷;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每年投入3000余万元购买家庭综合保险、治安志愿者和见义勇为积极分子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补充保险等十余种保险产品;今年,又把为居民购买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和建立食品安全责任险制度,列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这些都是市北区打造 “保险创新示范区”的缩影,发挥了保险产品在保障民生福祉、应对意外风险、强化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作用。
“作为我区‘六大产业’之一的保险产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尤其是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市北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北区具有发展保险产业的“天然”优势。首先是对保险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旺盛,市北区作为青岛的老城区、老工业区,人口总量大、密度高,同时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保险业在支撑区域转型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市北区“核心区”目标和“三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其次是形成了保险创新产品的聚集高地,以建设“保险创新示范区”为目标,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发挥好现代保险的优势和作用,使保险业成为了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重要推动力。再次是出台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同时创新性地从社会贡献、发展业务等方面对保险机构进行扶持。
在打造“保险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市北区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安全的投资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效的办事环境。鼓励保险机构进行产品、技术、管理方面的创新,加大与保险机构对接,深入挖掘保险新产品开发,推出更加符合群众需求的新险种。对新入驻机构从办公载体选择、工商注册登记等方面协调配合力度,全方位给予协助和服务。截至目前,市北区保险机构和保险中介机构已达60余家。
崂山区
打造金融业聚集新高地
因开放形成的国际化是青岛金融业的特色与优势所在。在蓬勃发展的崂山区,作为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的金家岭金融聚集区,一直以来的发展目标就是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金融城。坐落于此的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与韩交所、澳大利亚国家交易所、悉尼交易所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韩交所、德国交易所等联合举办近10场次海外上市推介会,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启动海外主板上市前期工作。
与国外金融机构的频频合作,良好的营商环境必不可少。金家岭金融区近期发布了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若干措施》,分别从机构集聚、业务创新和环境优化三个维度出台了20项具体措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全面推进财富管理金融业对外开放。
在青岛的改革开放浪潮中,金家岭金融聚集区正打造青岛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完善国际化配套服务功能;全面提升金融区国际化城区品质;构建多层次财富管理国际会议体系;广泛开展财富管理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金融智库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国际性节会品牌内涵……金家岭金融聚集区正不断优化国际化发展环境,加速吸引金融机构落户崂山。截至今年6月底,金家岭金融区引进落户金融及类金融企业79户,累计达到751家。北京银行青岛分行、国清金融控股等机构顺利落户,渤海银行青岛分行、浙商银行青岛分行正在筹备落户运营;加快青岛农商银行金融租赁、歌尔财务公司等项目批筹进度。财富管理要素交易平台加快聚集,青岛财富产品交易中心正在加快规划论证;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青岛总部落户金家岭,填补青岛财富管理相关金融基础设施空白。
城阳区
创新“政银企”合作新模式
今年上半年,城阳区金融业增加值完成22.73亿元,同比增长5.5%,比全市增速高2.5个百分点;1-8月份,全区银行机构存款余额960.1亿元,同比增长13.7%,贷款余额669.3亿元,同比增长2.5%……这一组组稳健的金融数据,彰显了城阳区加快建设胶州湾北岸中心区的总目标背后坚实的金融力量。
“我区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任务,全区金融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 ”城阳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城阳区不断强化金融招商引资力度,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银行机构24家,保险机构37家,证券机构2家,小额贷款公司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2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1家,初步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各类金融组织协调发展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
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为该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该区金融机构也以更积极的姿态“拥抱”企业。“我区搭建银企信息沟通平台,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采取‘一对多’融资服务模式,由多家金融机构联合对1家企业设计融资方案。”城阳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创新“政银企”合作模式,区政府出资100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与建设银行城阳支行合作共同开展“助保贷”业务,解决中小微企业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出台办法,为市场前景好、生产经营稳的企业提供临时性、低成本资金周转服务。
政金携手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加快了企业上市挂牌步伐。城阳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有上市企业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75家,企业直接融资80亿元,形成了多板块共同推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金融组合拳”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无论是企业注册数量还是发展质量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今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引导和激发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产品服务、加大信贷投放等有效途径,切实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深化“政金企”合作,构建服务实体经济的长效对接机制是今年以来该区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 “我们组织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已解决11家企业共计28亿元的融资需求。 ”青岛西海岸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结合功能区融资需求,组织开展了军民融合区和国际合作区功能区专场对接会;举办对外贸易发展推进会,推动19家银行与28家企业签署融资协议20.8亿元。该区还积极引入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探索完善担保体系,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模式的创新。 “我区研究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完善企业续贷过桥资金,第一阶段过桥资金规模5000万元。 ”西海岸新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已为4家企业发放过桥资金800万元。此外,该区大力推行“投保贷”创新模式,组织开展专题路演活动,目前已落地放款4家企业2300万元,3家签订合同3400万元。
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还积极发展新兴金融业态,扩大融资服务供给。 “我区引进培育股权投资基金,已注册基金项目10个,在谈基金项目21个,基金总规模达到950亿元。 ”青岛西海岸新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该区的哈船科技、中科方舟、中科华联等企业获得股权投资达到20亿元。此外,该区充分利用好地方金融组织聚集优势,全区29家地方金融组织累计注册资本42.1亿元,实现贷款余额24.18亿元、在保余额1.74亿元、投融资余额7.14亿元,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有力补充。截至8月末,全区各项贷款余额1942.87亿元(含区外政策性贷款351.58亿元),增长7.9%。
高新区
构建科技金融示范区
成立于2006年的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户高新区不到十年,便成功挂牌新三板,并通过定向增发实现股权融资5000多万元。目前该公司正处于上市辅导备案阶段,计划明年初正式申报IPO创业板。这样快速发展的科技企业,在高新区并非个例。作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 “核心区”和我市新一轮城市规划的“主中心”,高新区紧紧围绕打造全市科技金融示范区的总体目标,立足“品质金融,活力资本”的工作导向,不断加大金融业靶向招商力度,加快集聚各类金融要素,发挥了金融在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助推作用。
“我们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不断优化政银企合作环境。”高新区金融产业事业部副部长许美善告诉记者,该区大力实施金融业育成工程,围绕传统金融、基金、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坚持精准对标、靶向招商,努力打造青岛北部金融中心;出台金融业扶持政策,通过给予落户补助、经济贡献奖励等多方面扶持,促进金融机构加速集聚、创新发展;建立政金联动机制,成立专业部门。区内累计引进各类金融机构20余家,全省规模最大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全省首家科技支行等项目相继落户基金园区。目前,已有12家区内企业在新三板挂牌,30家企业成功登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高新区以发展科技金融为特色,构建融合发展的金融模式,坚持“科技+金融”双轮驱动,通过构建 “科技信贷+股权融资+金融服务”三位一体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科技金融 “青岛样板”。许美善介绍说,高新区抓好全省首家科技支行建设,研究推出无抵押贷款、专利质押等创新金融产品,青岛银行科技支行已为全市396家科技企业发放信贷近16亿元;在全市率先设立总规模近5亿元的政策性创投引导基金,出资设立10支超过亿元的主导产业基金,7万平方米基金园区全面投入使用,累计引进基金机构160余家,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80亿元;探索推进金融领域创新改革,推进投贷联动、保险与安全生产融合创新等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成功获批第二批国家双创债试点区域。
胶州市
金企精准对接开发特色信贷
青岛建秋中德电梯有限公司因名下土地房产属于胶州市中央商务区,无法办理抵押贷款,造成经营资金紧张。胶州市金融办企业联络员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组织金融机构对接。工商银行经过调查,认为该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信用,为其提供了200万元的“白名单”结算贷贷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我们着眼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优化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金企对接的方式方法,将对接机构从银行扩大到非银行机构、证券、保险和地方金融组织等各类金融机构,以服务‘加法’换取市场‘乘法’,激发企业内生动能。 ”胶州市金融办发展规划科科长常国选告诉记者,该市出台了银企对接专项行动方案等相关措施,制定银企走访结对表,组织24家银行走访600多家企业,摸清、摸实企业融资需求。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引导金融机构“量身定做”,开发符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召开银企对接、银行产品推介等活动,增加信贷投放。胶州市金企对接达成意向融资额85亿元,落实融资需求79亿元;利用山东省企业融资服务网络系统,共发布融资需求信息767条,对接成功429项,对接金额60余亿元。
胶州市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由金融机构选派专人实行“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定制融资方案。辖区金融机构积极响应,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业务流程再造,推广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工商银行为小微企业推出网络循环贷款;邮储银行为无抵押物的小微企业推出”信易融“纯信用信贷产品;农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浮30%的标准上,实行仅上浮15%的优惠利率……通过简化小微企业信贷流程,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了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截至9月末,胶州市金融机构存贷比为82.3%,各项贷款余额718.7亿元,较年初增加79.4亿元。
平度市
深化农村金融聚集区成果
8月末,首届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高层论坛在平度市召开,该市“农村金融保险产品创新”入选国家发改委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案例,推动增信扶持与风险分担机制创新等在全国推广。今年以来,平度市围绕夯实政策基础、提升服务水平、化解融资难题三方面,靶向企业发展需求,持续深化农村金融聚集区成果。
“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新引进的金融机构,最高一次性给予1亿元的奖励补助,发放给挂牌企业和金融机构2017年度奖励1600万余元。 ”平度市金融办主任孟范涛介绍说,为了促进金融小镇发展,“按照实际缴纳企业增值税形成地方留成的80%、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形成地方留成的90%奖励入驻企业”,吸引金融和类金融企业踊跃入驻,打造产融结合的金融小镇,更好地服务平度实体经济发展。
据悉,平度市金融办对入驻滨河金融小镇、南部新区的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实行负面清单制度,严把准入条件。对在平度市注册的投资、咨询类公司,本着“一次办好”的原则,通过约谈企业法人代表、联系企业拟注册地所属辖区分管部门等方式,全面提升投资类公司的注册效率。
“针对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问题,我们建立了中小微企业融资体系,以2亿元企业扶持基金为基础,在全省率先开展‘政银保’、‘助保贷’融资服务模式,截至9月末,已累计为企业解决资金需求84亿余元。 ”孟范涛介绍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平度市在省内首创“家庭亲情贷+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模式,已累计发放贷款767笔、9194万元,授信金额达2亿余元;自4月份推出市民贷、信e贷等无抵押担保的纯信用产品以来,目前已累计为2833户授信1.81亿元,贷款余额6861.8万元,开辟了助农、惠农、富农的新途径。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邱修海张译心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可可]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