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头茬”春韭上市 专筐盛放筐筐“双证”

2018-03-14 09:18:16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芃芃

原标题:青岛“头茬”春韭上市 专筐盛放筐筐“双证”

淅淅沥沥的一场春雨过后,平度蓼兰镇大于家村农民于万翔3月8日开着农用三轮车来到村办合作社领盛韭菜的专用筐,“头茬韭菜,鲜嫩得很。俺这里的韭菜,只要出村,就得用标准筐,而且筐筐有‘双证’。”

res01_attpic_brief (3).jpg

▲大于家村村民正在将有“双证”的春韭菜装筐。 刘 岱 摄

于万翔所说的“双证”,是从去年11月1日起,山东省内统一实施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和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凭证的“双证”管理,然而,将“双证”与专筐结合,是大于家村的“附加项”。

“我们对韭菜种植户的姓名、地块、亩数已经事先做好备案,哪一户要出韭菜,都要提前告知合作社,合作社根据种植户要收割的韭菜量分配专用筐。盛头茬的专用塑料筐能盛25公斤韭菜,二茬的竹筐能盛50公斤。”大于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占江说,为了保证韭菜品质,他们想出了在韭菜销售环节专户专筐的“土办法”,从源头上倒逼农户杜绝农药,转而采用生物防治,“每一筐韭菜经过抽检合格后,都要贴上‘双证’,‘双证’明确标注种植户的姓名、地址、地块、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出了问题,能一查到底。”

近年来,吃韭菜中毒的现象在全国时有发生,让很多市民“谈韭色变”。

大于家村在韭菜生产过程中成立韭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组建了韭菜标准化生产服务部,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制定无公害韭菜基地管理办法,实施统一种子引进、统一购置有机肥料、统一生物药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服务,并与农户签订责任状,定期检测农户韭菜标准化生产情况。“到了收获季节,我们检测室每天都安排专人在农户韭菜出村前,筐筐进行抽样检测,一旦出现用肥用药超标,立马根据‘双证’信息进行追溯,不仅不给发合格证,而且要求其将超标韭菜当场销毁。”王占江说。

于万翔说,去年,他家种了20多亩韭菜,总共卖了20多万元。“从春季最后一刀韭菜收获完毕,就进入全年管理期,夏季开始收获韭薹,秋收结束盖棚,能割二到三茬,每亩能收入10000多元,多的时候达1.5万元。”

这个拥有170户、600口人、耕地面积1500亩的村庄,韭菜生产已有30多年的历史,成为青岛市韭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和“一村一品示范村”。全村韭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70%以上,户均面积10亩以上的韭菜种植大户60多户,全村仅韭菜生产一项年纯收入就达1000多万元。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刘岱 通讯员 张德杰 孙科强)

[编辑:芃芃]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8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