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跨境电商打造新引擎 “买卖全球”叫响青岛品牌

2017-11-24 09:00:09
责任编辑:芃芃

原标题:跨境电商打造新引擎!“买卖全球”叫响青岛品牌

刚刚过去的“双11”,青岛跨境电商企业们又着实忙了一把买卖全球。服饰、宠物零食、假发等“青岛制造”出口量大涨。不仅“双11”,青岛跨境电商企业还投身海外市场的“黑五购物季”、“新年购物季”等,掀起年末出口潮。

2014年,青岛进入跨境电商元年;2016年,青岛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创出独特的“四合一”发展模式。线上搭建“平台云”,线下27处产业园打造跨境电商全产业生态链,“青岛经验”被推广复制,年交易额“三连跳”。跨境电商已成为青岛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培育外贸新业态的重要突破口和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

在青岛环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特色产业园里,易纱网的工作人员正在无声地忙碌着

线上:“平台云”拓展海外新撬点

在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奔涌的当下,跨境电商蓬勃发展,青岛顺势而为,2016年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下称“跨境电商综试区”)后,迅速搭建线上“平台云”,将跨境电商平台作为拓展海外市场的新撬点。

今年10月24日,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拓展海外市场专场说明会上,“青岛经验”已被叫响。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国家战略,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打造“网上丝路”新引擎。青岛综试区培育发展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的“双向互动型”跨境电商业务,结合中巴跨境电商产业联盟、泰翔通达跨境电商平台等拓展巴基斯坦、肯尼亚等东非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延伸青岛综试区跨境电商海外供应链服务。

青岛综试区搭建线上“平台云”,与公共服务平台、银行、第三方支付企业等合作建立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关、检、税、汇以及重点产业园等资源,建设“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公共服务云平台。在此基础上,打造集青岛综试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工商银行+青保公司跨境电商金融服务平台、海尔+中信保金融服务平台等特色平台为一体的线上“平台云”,建设涵盖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电商信用、统计监测和风险防控的跨境电商全流程服务体系,实现政府与市场、线上与线下的有效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综试区线上平台建设的发展思路和顶层设计。

线下:27处产业园聚千家企业

产业集聚,是青岛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2016年出台的《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广建跨境电商产业园。目前,青岛综试区已集聚27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和近1000家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企业,认定了13个跨境电商重点产业园和12家示范企业,产贸融合和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搬到园区来,左邻右舍都是跨境电商企业,产业氛围非常便于交流探讨、抱团聚力。”青岛开来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隋正其就是园区聚集效应的受益者,他所在的青岛环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特色产业园区创建于2016年,位于李沧区M6创意园。记者在园区里看到,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全产业链的跨境电商生态系统。

“27处产业园,各有不同的功能。”青岛市跨境电商综试区服务中心主任王大崑向记者介绍,保税港区等有查验现场和港口条件的园区重点引进大型平台企业,做好综合服务;西海岸新区、胶州等产业园重点引入国内跨境电商服务企业,引导传统制造企业转型跨境电商;即墨陆港成为全国最大的日韩商品跨境进口地;李沧邮政跨境电商产业园发挥邮政普惠及网络优势,加强人才孵化、跨境电商创业;市南、市北等园区应建立跨境电商孵化器,提供跨境电商业务一站式服务,吸引省内企业入园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完善生态环境。

\

在青岛环湾跨境电商综试区产业园区里,青岛开来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为“卡车配件网”跨境电商平台忙碌着,他们大多是90后。

新生:“买卖全球”掀起出口潮

跨境电商给传统外贸带来了新生。青岛开来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传统外贸企业,总经理隋正其在2004年白手起家,2008年成为将中国卡车开上缅甸国土的第一人。但在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下,隋正其的卡车出口贸易逐年吃力。2014年,青岛获批跨境电商出口试点,经验丰富的隋正其敏锐地抓住时机,在当年创建起“卡车配件网”,从传统贸易顺利转型升级为跨境电商。“以前是出口整车,现在是出口服务,利用电商平台把营销和服务做到极致。”隋正其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布局海外仓,一旦落成,不仅物流速度“快到不可思议”,还能实现“运费为零”,“对于传统外贸来说,跨境电商模式真的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刚刚过去的“双11”,青岛跨境电商企业们又着实忙了一把“买卖全球”。青岛市跨境电商协会秘书长苏静介绍,青岛跨境电商进口企业在“双11”期间的销售额占到全年的30%~50%,企业备货量、预计销售额将是去年的3倍,服饰、宠物零食、假发等“青岛制造”出口量大涨。苏静告诉记者,“买卖全球”的不仅“双11”,青岛跨境电商企业还投身海外市场的“黑五购物季”、“新年购物季”等,掀起年末出口潮。

飞跃:跨境电商成外贸新增长点

每一季度的外贸统计数据中,跨境电商都以抢眼的“成绩”稳居增长第一。青岛海关的最新统计,今年前10个月,山东省外贸进出口14641.6亿元,同比增长17.6%,高于全国增速1.7个百分点。

青岛市商务局跨境电商综试区服务中心主任王大崑介绍,2016年,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设定的年交易额目标是100亿元,实际交易额为120亿元;今年1~9月份,跨境电商交易额已达到158亿元,预计全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跃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2018年预计可突破300亿元,实跨境电商现年交易额“三连跳”。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青岛市共有省级外贸新业态企业34家,具有出口实绩的跨境电商企业达到350余家,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有近200家企业利用海外仓布局跨境电商业务,已建成20余个海外仓,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遍布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在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下,跨境电商已成为青岛外贸发展的新引擎,产业转型的新业态、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青岛市跨境电商协会分析指出,2014~2016年是跨境电商产业的起步之年,2018年才是真正的崛起之年。更好的消息是,自2018年1月1日起,青岛综试区将与其他14个城市统一享受同等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政策,青岛开展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进口业务将不再受政策短板制约,预示着青岛跨境电商体量将迎来质的飞跃。

\

青岛新锦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打造了中国第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进口棉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公司总经理董云亮手中拿的,是将要提供给国内客户的进口优质棉纱。

叫响青岛品牌:假发、花生……10大品牌小镇年出口额过亿美元

作为“品牌之都”,品牌战略始终体现在青岛经济的各个领域,跨境电商也不例外。青岛市确定了假发、花生、手推车、纺织机械等10个年出口额过亿美元的外贸品牌小镇,同时涌现出一批品牌企业,海尔海贸云商、新华锦信贸环球、酷特智能等骨干企业以及假发、服装等优势行业积极创新商业模式,M2C(工厂对消费者)、跨境电商平台风控体系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行业引领效应显著的新商业模式极大提升了青岛在全国跨境商业领域的美誉度。

在青岛市跨境电商协会,记者深刻感受到了青岛跨境电商的品牌实力和产业底气。新锦桥打造的棉纱跨境在线交易网站——“易纱网”,是中国第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进口棉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新协航创立的国内首个冷链跨境电商平台——“鲜云网”,合作伙伴包括丹麦皇冠、西班牙马福瑞阁等国际著名食品生产商,年平均进口各类肉制品32万吨以上,占全国进口份额的14.45%,居国内同行业首位。青建集团依托“U材U建”跨境电商平台实现配套建材出口与土特产保税进口的双向贸易。新锐化学“第一化学网”垂直电商平台入驻的国内供应商已超万家,国外采购商达3万余家,形成青岛综试区跨境电商地域品牌的重要支撑。谷歌、亚马逊、爱淘城、唯品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企业落户岛城。

在跨境电商的网络高速路上,青岛的“全球品牌”计划也马力十足。环球市场集团的跨境交易引擎,帮助青岛优质制造商的产品通过Amazon、Ebay等B2C平台一站通全球,助力“青岛制造”升级为“全球品牌”,为零基础运营的制造业企业提供跨境电商综合服务支持培训,以及跨境生态圈的全方位政策支持。

创新,是青岛外贸品牌的生命力。在政策鼓励之下,青岛跨境电商企业在商业模式上大胆创新,势头强劲。比如,酷特智能创新研发的C2M商业模式,由面对国外进口商转变为直接面向国外终端消费者,市场应变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显著增强,并形成示范带动效益。再比如,海尔集团打造的COSMO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工业互联生态系统,将用户、创客、模块商等利益攸关方融合,已集聚3亿用户,300多万设计与上下游供应商资源。目前,用户定制占比10%,客户定制占比57%,生产效率提升60%,形成了一个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研发、制造、物流、服务全产业智能生态系统,全面提升青岛综试区智能制造水平。

解决4000人才缺口

青岛打造 跨境电商“黄埔军校”

青岛跨境电商行业氛围愈发浓郁,加之良好的政策和地理位置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跨境电商,但招聘难、一才难求的痛点也日趋明显。据统计,截至10月份,青岛市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超过4000人。青岛市跨境电商协会提出,要打造跨境电商的“黄埔军校”,培养“上岗就能上手”的对口人才。

11月23日下午,青岛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跨境电商人才基地正式启动,依托协会现有400家会员企业、60余名跨境电商导师,与企业HR共同培训,实施“人才定制”,即人才基地和企业到学校,向意向学生介绍企业和平台,选择合适的人才输送到人才基地进行培训。基地针对用人单位所在跨境电商区域特点,教授多个跨境平台的实操。

“凡在基地毕业的学员,考核达标即可毕业,协会有近300多家企业可以优先推荐入职。对于想创业的学员,送入孵化创业区;对于想打造跨境电商部门的公司,跨境电商人才基地可对员工进行系统化的培训,缩短企业的培训周期,让员工回到公司就可以独立工作。”青岛市跨境电商协会秘书长苏静介绍,目前人才基地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核心课程是“99天跨境电商平台实操培训”,第一期内容是亚马逊平台培训,后期是EBAY、速卖通等平台的培训课程。

跨境电商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渠道。茂通跨境电商学院打造“培训+孵化+服务+X”的“3+X”培训模式和“学院+跨境电商园区”的企业孵化模式,专为传统外贸跨境电商产业转型提供人才培养和跨境电商服务。山东职业外贸学院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上推出“跨境电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山东跨境电商产教联盟”推进“跨境电商培训进万企”专项培训活动,持续提升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青岛市跨境电商协会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滨海学院、青岛酒店管理学院等院校密切合作,校方将提供人才及支持,基地承担学生实训等。截至目前,协会已经走进高校开课巡讲,在校听课人次超1000人。

青岛跨境电商 发展节点一览

●2014年1月27日

海关总署批准青岛市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口试点,成为山东省唯一试点。

●2014年6月30日

山东跨境电商一般出口“第一单”在青岛海关下属流亭机场海关办结通关手续,标志着山东省正式步入跨境电商时代。

●2015年

青岛获批海运跨境电商试点,开通“直购进口”模式。

●2015年3月20日

中国海运跨境电商直购进口“第一单”在青岛大港海关顺利通关,青岛由此成为中国首个实现海运跨境电子商务直购进口的城市,实现了“空运的速度,海运的价格”,山东省跨境电商随之形成“空、海、邮”多渠道、全方位发展格局。

●2016年1月

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016年4月

《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出炉,青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面启动运行。

●2016年6月

青岛完成全省首票跨境电商报税备货业务。

●交易额三连跳

○2016年,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设定的年交易额目标是100亿元,实际交易额为120亿元。

○2017年1~9月份,跨境电商交易额已达到158亿元,预计全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跃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2018年预计可突破300亿元,实跨境电商现年交易额“三连跳”。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媛

[编辑:芃芃]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