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茅台跻身A股“前十”,是中国制造的骄傲
股市是经济晴雨表。近来中国股市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一瓶酒”。贵州茅台反复突破众人预期,继年初超过帝亚吉欧成为全球烈酒企业第一市值之后,又于6月超过中石化,近日则突破7000亿元大关,成为A股“前十”中唯一的快销品企业。
10月19日,白酒股受到市场资金的强烈关注,白酒股集体上扬,贵州茅台午后涨幅进一步扩大,大涨逾3%,股价突破580元整数关口,刷新历史新高,总市值逼近7300亿。
当然,单纯用A股市值来对比上市公司,是有失公允的。就茅台和中石化而言,后者的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都是前者数倍,双方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A股市值所反映出来的,并非公司体量,而是投资者的偏好。用经济学名词来表述,就是“价格”与“价值”的差异。
相较而言,茅台市值跻身A股十强榜,所呈现的深意,比茅台市值超过中石化更值得关注。
这是奇妙的观感:美国本土上市公司十强榜中,有IT业明星如苹果、谷歌、微软等,有零售巨擘沃尔玛,有制造业的通用电气,也有金融企业如伯克希尔·哈撒韦……而中国股市十强榜上,除开两桶油,几乎清一色为金融股。茅台跻身其间,分外抢眼。
如此对比尽管片面,还是能够部分反映出中国经济结构仍有待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A股十强榜的构成,充分体现出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
茅台率先打破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兼具民族传统产业和国有企业双重角色,茅台成功把自己变成了民众追捧的日常消费品。实际上,“八项规定”实施5年来,茅台的公款销售降到几乎为零(仅有极少外事活动采购),市场结构更加合理,市场基础更加牢固。换言之,茅台在A股TOP10的地位,是市场赋予的,是消费者赋予的。
上市公司类型构成,折射着投资驱动、消费驱动和出口贸易驱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各自所占据的体量。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相信A股十强榜会呈现出更丰富的企业类型。
找出茅台跻身十强榜的成功路径,对其他企业相信会有强烈的借鉴。
茅台已经证明,非金融和能源企业,同样可以通过市场的巨大成功,获得资金追捧。有没有可能复制茅台的A股奇迹呢?
就市场影响力而言,老干妈辣酱和华为手机都是各自领域无可质疑的行业领袖,似可与茅台一较短长,遗憾的是,这两家企业都没有选择上市。阿里巴巴和腾讯则没有选择A股。短时间内,要在A股找到第二个“茅台”,并不容易。
要成为第二个“茅台”,必须要在制造工艺和品质上达到无可挑战的高度,必须要在全球市场形成独一无二的影响力,必须要在产品研发和企业文化等软实力上构筑无从挑战的藩篱,三者缺一不可,才有可能从眼前的“投资驱动型经济”中脱颖而出。
中国需要张扬创新精神,培育更多可与茅台齐飞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正在于创新。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关键词出现在十九大报告中,并被视为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要素,可见其非同寻常的分量。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经济质量优势。
显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直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企业界对此迅速而热烈地回应,或是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或是管理模式变革,或是强化供应链技术优势,或是融入大数据推动工业4.0……中国制造厚积多时,正酝酿一场叹为观止的历史性变革。
茅台市值的快速增长,反映出中国制造正由量变转为质变,也反映出民众和投资者对创新、创造的巨大期望。创新不仅仅是“黑科技”的匪夷所思,传统产业的脱胎换骨往往蕴含更可观的社会价值。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新时代的入口处,中国企业家当有更高更远的自我期许,为民众提供更富享受的“买买买”。
金 浩
[编辑:乒乓]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