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依托胶州“国字号”平台建设 企业发力迎来新腾飞

2017-10-13 09:40:39
责任编辑:芃芃

原标题:依托胶州"国字号"平台建设 企业发力迎来新腾飞

\

临空经济区鸟瞰图。

\

胶州新城区三里河畔高楼林立。

近年来,面对激烈区域竞争,胶州以“国字号”平台建设为发力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如今,胶东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在加快建设,毫无疑问,胶州正在以崛起之势重构历史。继唐宋开埠、胶济铁路开通之后,这里迎来了又一次千载难逢的黄金期。未来发展中,胶州更是明确提出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三体系一环境”建设,着力推进“三大优化”,加快实现“五个提升”,努力把胶州建设成为宜居幸福现代化空港新区。

硬件+软件,企业发展迅猛

“我们2016年6月份正式开业,今年营业额将达50亿。”青岛传化公路港总经理王思彬坦言,入驻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园区发展的整体势头是超乎意料的。而取得这傲人的成绩,“离不开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支持。”

青岛传化公路港是传化智联在山东的首个项目,是传化公路港“10枢纽160基地”网络体系构建中重要的核心平台,项目占地1504亩,紧邻胶州湾高速胶州出口。从选址阶段,他们就看上了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因为是物流行业,交通更是重中之重,“我们所在的位置可以说是在十五分钟交通圈内,距离机场、胶州湾大桥等都很近,非常便利。”再加上政府支持力度大,政策优惠多,园区项目一落地,就表现出无可比拟的生命力,发展迅猛。

据王思彬介绍,目前青岛传化公路港已签约企业达300多家,预计年底将达到400家。物流功能配套区业已建成,预计10月底将投入使用。王思彬告诉记者,从项目落地伊始到现在,园区的发展他都看在眼里,“如果要表现在细节上,很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园区的车辆变多了。”他表示,做物流行业,车是少不了的,“以前一天也就十几辆,现在每天得有10000多辆物流车进出。”看着这一切,王思彬感慨,“平台硬件好,企业入驻多,人多,车多,货多,这是一个连锁反应,所以说,我们的建设离不开当地的支持。”

一条条道路宽阔洁净,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谁能想到,早些年,这里只是一片荒滩。如今,早已旧貌换新颜的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活力迸发,发展劲头十足。先后吸引了传化智能公路港、有住智能家居、京东亚洲一号青岛物流园、青岛大学等高端优质项目落户,集聚形成汽车整车、高端制造、电力装备、智能家居、互联网+、现代物流7大产业集群,加速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及现代服务业、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三条千亿级产业链,依托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中机总院青岛分院、清华大学青岛物流研究院、中科院大学VR研究院、山东理工大学研究院及研究生院等科研院所,构建“五院双基地”创新体系,推动开发区成为创新产业高地、创新人才高地、创新政策高地和创新生态高地。

依托“国字号”走出特色路

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胶州湾国际物流园、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在过去5年的发展中,面对激烈区域竞争,胶州以“国字号”平台建设为发力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首先,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产城融合发展,中集、特锐德、京东、有住、传化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形成规模优势,青岛大学胶州校区、青岛幼儿师范、利群商业综合体以及职工、人才、专家公寓等功能配套项目加快推进,4年多时间总投资1160亿元大项目群拔地而起。4F级胶东国际机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去年完成投资66亿元,机场“海星”状航站楼显现雏形。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成功获批,完成149平方公里总规编制,打造区域新的增长极。

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发展上,按照“一核两翼三支撑全辐射”思路,确立8.25平方公里的发展先导区,成立青岛欧亚经贸合作企业联盟,打造我国沿海首个面向欧亚的国际性产业园区。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则成功获评首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另外,提档升级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总投资24.43亿元实施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在青岛市13次观摩考评中全部夺冠。大沽河博物馆、宝龙美术馆、房车基地投入运营,中国租赁业山东创新服务基地、孔子六艺文化产业园启动建设。少海湿地创建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胶州湾岸线获批国家级海洋公园,迈入打造青岛新城市客厅、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阶段。

加快与青岛城市板块一体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未来五年,胶州将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拓展发展“新空间”、优化经济发展动能这“三大优化”入手,建设要素集聚“新高地”和优化对外开放格局,打造“一带一路”“新平台”。首先,坚持“一个尊重和五个统筹”城市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一城两区多组团”城市发展格局,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发展极。“一城”,即建设一个精品中心城区;“两区”,即建设两个次中心城区;多组团,即打造多个国家级、省级特色小镇。同时,深化创新全面建设经济发展创新体系,营造高绩效“亲清”营商环境,以技术创新引领全面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精准指导、社会参与、产业协调、人才支撑、资本输入、学研输出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则将打造“一带一路”的“新平台”,主要包括做强多式联运,打造双向物流枢纽,延展开放“广度”和依托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推动贸易转型,拓展开放“深度”。立足青岛“节点城市”定位,持续增开国际国内货运班列,建设贯通欧亚、连接日韩的商贸物流交通走廊。

胶州市委书记孙永红曾表示,城市空间战略是一座城市最核心发展战略。而伴随着胶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胶州正处于继唐宋开埠、胶济铁路通车后又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四个“国字号”平台和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一个“省级”平台壮丽起航,“海陆空铁”立体化全通型综合交通体系正加速构建,胶州正逐步成为青岛的门户和枢纽。下一步,结合胶东国际机场的建设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建设,胶州将加快融入“三带一轴”、“三湾三城”以及大青岛的格局中,加快实现胶州与青岛城市板块同城化融合发展。

目标

力争到2021年,人均生产总值达18万元

空港新城拔地起,千年古埠续繁华。站在新的起点上,胶州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具体就是“强、优、富、美、乐”。强,就是经济强。围绕构建“一城两区多组团”发展格局,坚持以“港城一体”为引领,着力增强“八大板块”内生动力,力争到2021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全民在更高水平上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优,就是产业优。突出高端新兴产业拉动作用,振兴以“8+6”产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推动以“空港+”“海洋+”“互联网+”“标准化+”为特色的三次产业扩量提质、融合发展。富,就是百姓富。坚持富民增收与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更高质量的就业,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力争到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万元。美,就是生态美。不断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共同愿望,修复改善河、湖、海、山、林、泽生态体系,让天蓝、树绿、水清、地净成为常态,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乐,就是人民乐。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期盼安宁、康乐的朴素追求,不断巩固社会和谐局面,完善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力争到2021年,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0岁以上,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肖玲玲 通讯员刘伟

[编辑:芃芃]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