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即墨造动车座椅"跑"全国 阻燃材料离火即灭
近日,有“移动宾馆”之誉的新型卧铺动车组D311次列车从北京开往上海,正式上线投入运营。其大大提高了旅客长途旅行的舒适度,但你知道吗,该动车上新增加的部件——卧铺,产地是即墨。8月10日,记者探访发现选择即墨制造确有其因,经过几年的攻坚克难,这家企业研制的列车座椅阻燃技术通过相关认证,达到全球轨道交通行业最高级别,是目前国内同行业中唯一一家。
用1400℃高温喷射后,座椅仅小面积燃烧。
阻燃材料离火即灭
“你看,用新型阻燃技术生产的座椅垫在高温火焰下很难燃烧。”8月10日,在位于即墨蓝村镇的青岛美莱轨道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里,公司总经理韩鹏正拿着一把甲烷喷枪朝着座椅喷射火焰。记者看到,座椅接触火焰的部分逐渐烧红,并慢慢隆起,但是并没有产生火苗。数十秒后,将喷枪关闭,座椅烧红的部分瞬间变黑,形成黑色颗粒状,用纸巾将黑色颗粒轻轻擦去,座椅燃烧部位仅留下一块黑斑。
“喷枪的火焰最高达1400℃,朝我们公司生产的座椅喷射燃烧后仅产生一些颗粒,而且这些颗粒能迅速冷却,不会对乘客造成伤害。”韩鹏说,常见的阻燃材料大都燃烧后变成液体,仍带有较高温度,人接触后很可能造成伤害。此外,他们公司用最新阻燃技术研发的座椅在燃烧时能够迅速将热量吸收,不易对人体产生伤害,损毁长度短,过火面积小,离火即灭,燃烧后大部分形成固体颗粒和少量的气体。
韩鹏介绍,他们公司从2009年开始研发列车座椅阻燃技术,经过多年研究技术不断升级,目前已经生产出第四代阻燃座椅。今年初,他们公司研制出的最先进的阻燃技术通过认证已经达到EN45545HL3级,是全球轨道交通行业最高级别,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在该行业达到此级别的企业。今年7月,他们公司利用最新阻燃技术生产的纵向卧铺已经安装到北京至上海的动车上,开始试运行,并且座椅已经出口到印尼。
出厂前的座椅都要经过10万次疲劳试验。
一整套卧铺仅有60多斤重
在公司的产品展示厅里,摆放着数十种不同种类的动车、飞机座椅。“这种卧铺仅有60多斤重,既可以当卧铺躺下,也能改成座椅供乘客坐下,坐卧两用。”韩鹏指着新研发的卧铺说,因为动车、高铁作为特殊的交通工具,不但要保证其安全性,还要降低座椅的质量。虽然这款坐卧两用卧铺质量轻,但新技术的应用却一点也不少。卧铺上除了使用先进的阻燃技术外,为了减重,卧铺采用的是镁铝合金等金属构造。
“上铺虽然只有27斤重,但是能承载270公斤的重量。”韩鹏说,动车卧铺既要减重也要保证质量,卧铺上用镁铝合金制作的护栏仅有350克,目前该款卧铺已经通过动车运行30万公里的测试考核,具备了大批量装车资质。
据介绍,该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动车组、铁路客车的座椅,卧铺及车内装饰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目前拥有高速动车座椅、司机室座椅、25型车座椅、餐车座椅、地铁车辆座椅等五大系列60多个品种的座椅产品。“目前全国铁路动车上的餐车座椅全是我们公司生产的。”韩鹏说,他们公司通过了IRIS国际铁路认证和AS9100航空认证,是青岛市首家获得航空航天和铁路制造双认证的企业,是瑞凯威中国第一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新开通的纵向卧铺动车组卧铺该公司占50%的市场份额,国产大飞机C919上的靠背绷布、座椅套、降落伞包也是其提供的。
留学归来组队研发阻燃材料
今年34岁的韩鹏看起来比同龄人多了一丝稳重和成熟,虽然他在法国留学期间主修计算机专业,但是回国后他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决定投身到阻燃材料研发上。“当时一位外国人对我说我们国内轨道交通行业阻燃技术太落后,研制不出先进的阻燃技术。”当听到这句话后,韩鹏心中愤懑不已,但也激发了他的斗志。
“当时座椅上的阻燃泡沫材料其中70%成分是聚氨酯,但是聚氨酯属于易燃材料。”韩鹏说,要想让材料阻燃,必须要加上合适的阻燃材料。为此从2009年开始,他成立了10多名技术团队,经过几百次反复试验,几乎试验了所有的阻燃材料,终于在2010年获得成功。
动车、飞机作为特殊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实验成功后,我都愣了,太振奋人心了。”韩鹏说,通过反复地燃烧实验,最终基本达到他们最初设想的阻燃效果,后来他们又在实验成果上不断改进,阻燃技术也不断提高。如今他们研制的阻燃泡沫极少量燃烧,离火即灭,燃烧产生的少量气体中大部分是二氧化碳,符合车辆材料防火阻燃、低烟低毒标准。经质检机构的严格检测,达到DIN5510-2(S3\ST2\SR2)防火阻燃标准。而且,此项阻燃技术获得了铁标、英标、德标技术认证,达全球轨道交通行业最高级别。除阻燃技术外,该公司还有11项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19项外观专利。
■延伸 “江北皮鞋第一镇”变身科技新城
青岛美莱轨道股份这样的高科技制造企业在这里并不鲜见,一场企业科技创新的“交响曲”在即墨蓝村镇奏响,曾经以制鞋闻名的蓝村镇,在高科技新动能的带动下,已经变成了科技新城。
“在蓝村镇皮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平均每十几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人脚穿蓝村鞋。”蓝村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赵丽对记者回忆说。
蓝村镇素有“胶东半岛交通枢纽”之称,优越的交通条件为蓝村镇制鞋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镇超过60%的居民从事制鞋相关产业。到了21世纪初,蓝村皮鞋的年产量达到1亿双,在国内仅次于温州,被称为“江北皮鞋第一镇”。后来,随着企业代工订单逐步转移到东南亚区域,蓝村镇制鞋业发展开始面临诸多困难。
“蓝村镇的鞋企数量从以前的1000余家减少到300来家,皮鞋年产量也从1亿双下降到不足5000万双。”赵丽说,蓝村镇的皮鞋制造业如今虽仍是富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却不再是主导当地经济发展的“招牌产业”。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蓝村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逐步搭建起新的产业“骨架”——金属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车辆零部件制造、传统制造业、商贸物流及临空产业。云路、美莱轨道等一批先进制造企业后来居上,成为驱动蓝村镇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推动镇域经济换挡升级、加速蝶变。
在这里有一家叫东一的企业,这家汽车密封条年销售额全球排名第九的企业,是蓝村镇车辆零部件制造行业的代表。公司总经理金尚垣表示,在蓝村镇政府的协调下,东一公司已与汽车产业新城管委会进行了接触,并参加了一汽大众的招标会。如果双方达成合作,一汽大众以后推出的汽车新品将使用东一公司提供的汽车密封条。目前这家企业的税收达到了6800万元。
正如蓝村镇副镇长江守岩所说,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与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成为蓝村镇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先进制造业带动下,2016年,蓝村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亿元。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娄花 通讯员 吕栋 梁之磊
[编辑:芃芃]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