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人工智能领袖聚青岛 可穿戴设备瞄准“蓝领”

2017-07-25 08:11:56
责任编辑:芃芃

原标题:人工智能领袖齐聚青岛 可穿戴设备未来瞄准"蓝领"

7月24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智能穿戴技术与产业论坛开幕,可穿戴计算之父Steve Mann、中国可穿戴领域的最早开拓者陈东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姜晶等国内外人工智能领袖齐聚青岛,阐述人机交互、穿戴计算发展趋势及产学研领域的最新成果。蓝领计算、人本智能、新型电子皮肤……一个个新鲜词汇传递着可穿戴产业的未来诸多可能性。

\

拍完集体照,Steve Mann回放照片,欣赏刚才的电波波形之美。

机器打不败人类

前段时间,阿尔法狗与柯洁的人机大战炒得沸沸扬扬。不少人担心:未来某一天,机器会不会超越人类?陈东义认为,有了“人本智能”,机器永远打不过人类。

“不论是电脑、平板还是手机,归根结底都是‘盒子’,计算机的形态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但可穿戴设备带来了计算形态的变革。”作为中国可穿戴领域的最早开拓者,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陈东义认为,可穿戴设备是计算形态的一场“革命”。

过去,人工智能研究主要围绕机器展开,是让机器模仿人类,而“人本智能”则以人为中心展开智能研究,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强大,人的器官与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大。陈东义说,“从仿人智能到增强智能,前者是让机器越来越强,后者是让人越来越强。过去我们担心机器会不会超越人类,有了增强智能,这个不用担心了。”

帮你“腾出双手”

办公电脑应用越来越广,但不论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主要还是服务于办公室环境。这被陈东义形象地称为“白领计算机”。他认为,未来可穿戴产业的热点不是白领,而是蓝领。围绕更复杂作业环境的“蓝领计算”正在变为现实。

“什么是蓝领计算?通俗地讲,你边干活边用计算机,但注意力是干活而不是计算机的使用。”陈东义介绍说,我们用计算装置和计算终端的时候,注意力主要是放在认识上,但是同时要得到信息空间的支持,双手要腾出来操作工具干活,这就是蓝领计算。

据了解,由于行业特殊性,一些制造企业在特定环境下无法使用机器人,工作必须手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工业中使用可穿戴计算具有重要意义。他举例说,“比如修飞机、修战车等复杂环境下,举着电脑维修显然不够便捷,如果能有一套专门的可穿戴设备,你的双手或者单手获得解放,只需要按照设备提示的步骤进行相关操作即可。”

目前,国内的蓝领计算应用还没有进入产业化阶段。陈东义认为,这主要受到三点阻碍:有些技术还没解决、生产规模不够、资本界还没有更多的关注,“但我相信,未来蓝领计算的潜力巨大。”

管道坏了,穿戴可报警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西安大略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姜晶则从工业应用的角度,生动阐述了可穿戴设备的现实意义。比如,工作人员进入厂房内检测报警系统时,可以借助可穿戴设备迅速发现报警信息。“假如是管道坏了,你的眼前会出现管道系统的静态图和动态图,方便诊断哪儿出了问题。你还可以随时调取历史数据,包括过去几小时、几天的压力变化。”姜晶说,可穿戴设备将大大降低工人的操作难度和出错率,“甚至之前谁来维护过这些设备,怎么操作的、哪里操作不当,这些信息都可以调出来。”

当天的论坛上,一位“重量级”人物也出现在现场,他就是全球VR与AR领袖、可穿戴计算之父Steve Mann。一进会场,他面部、腕部的可穿戴设备就吸引了全场的目光。这些可穿戴设备可不是临时装备的。实际上,他“穿”可穿戴设备已经三十多年了,是世界上使用可穿戴设备最早的人之一。

Steve Mann表示,“我希望未来把创新重点放在中国,在这里制造出可穿戴设备的未来新品。”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丰欣

[编辑:芃芃]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