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五位一体"!青岛首创"菜篮子"军需供给新模式
6日,青岛市蔬菜副食品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市商务局、市双拥办出台《关于推进军民融合“菜篮子”军供保障的实施意见》,叫响军民融合“青岛模式”,培育“菜篮子”军供集群,建立军供服务与保障信息共享平台,塑造“青岛菜篮子军供”品牌形象,推进军供保障基地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创新建立“菜篮子”军供生产、研发、供应、保障、储备“五位一体”军需供给服务保障体系。
市蔬菜副食品办公室主任姚新对“青岛模式”的“菜篮子”军供保障体系进行了解读,他表示,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六推进、一建立、一加强”:“六推进”,即推进“菜篮子”军供产品生产基地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平台信息化建设、品牌化建设,推进“菜篮子”军供生产、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实施“菜篮子”“双进”工程;“一建立”,即探索建立“菜篮子”军供保障储备机制;“一加强”,即着力加强“菜篮子”军供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按照《意见》,青岛“菜篮子”军供产品的来源将实现基地化,以大沽河两岸市控蔬菜保障基地为依托,推动“菜篮子”军供产品生产基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推动企业加快研发生产适合部队需要、符合营养科学要求和质量安全标准的新型加工食品,形成军供蔬菜产品保障供应链。
为了保证军供产品的质量,青岛市将制定专门的“菜篮子”军供保障地方标准,规范军供肉菜生产流通,将“菜篮子”生产保障基地打造成亦民亦军的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和军供合同基地。同时,按照“互联网+菜篮子军供保障”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菜篮子”军供信息服务平台和“菜篮子”产品军供企业信息库。择定一批“三品一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为“菜篮子”军供产品。实施“菜篮子”军供保障企业配送车便利通行车贴制度和进军营商超标识制度,畅通军供保障“绿色通道”。
姚新介绍,针对部队保障要求,青岛将引导生产企业通过运用物联网、射频、信息条形码等技术,实现军供产品信息可查询、可追溯。加大对“菜篮子”产品的保鲜、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力度,提高“菜篮子”产品精细化水平,满足部队实际需要。
此外,探索建立“菜篮子”军供保障储备机制,认定一批市级“菜篮子”商品储备企业承担部分驻青部队肉菜储备任务,构建日常供应与演习作战应急供应的保障机制,打造“平战结合”的应急保障储备体系。
■相关新闻 10处外埠蔬菜基地将丰富岛城“菜篮子”
6日,记者从青岛市蔬菜副食品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岛市“菜篮子”将添10处外埠蔬菜供应基地。据介绍,岛城“菜篮子”市场运行调控体系实行“内增外调”的方式,在本地34处20万亩市控蔬菜保障基地的基础上,将把10处外埠生产基地纳入市控蔬菜保障基地范围,以保证岛城“菜篮子”丰富。
据市蔬菜办介绍,岛城“菜篮子”市场运行调控体系持续增强,实行“内增外调”方式,建立与河北、甘肃、海南、宁夏和省内潍坊等6省市蔬菜主产主供区“6+1”对接模式,保证供应总量均衡稳定。下一步,在全市已建立34处20万亩市控蔬菜保障基地的基础之上,还将把10处外埠生产基地纳入市控蔬菜保障基地范围,充分发挥市控蔬菜保障基地市场保供作用。同时发挥“菜篮子”政府储备“蓄水池”作用,每年安排蔬菜、猪肉、豆制品等储备,分夏季、冬季在全市储备投放点有序投放,数字统计,2012年至2016年,共储备投放了“菜篮子”商品11.42万吨。
目前,通过“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青岛市地产农产品直接进入商场超市、集团消费单位和社区院里,百姓日常食用的农产品通过对接渠道供应的比重达到40%以上,降低流通费用15%以上,拉低同类农产品价格8%以上,涉农商贸企业新增年销售额15%以上,既带动了对接农户增收,又保障了城市市场繁荣稳定。
肉类和蔬菜是城乡居民最基本的副食品,青岛市被确定为全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城市后,在全国首创建成运行“城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运行监测中心”,覆盖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终端各环节、全过程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是“数字菜篮子”、“智慧菜篮子”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目前,在“互联网+菜篮子”新模式下,全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全市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公共服务平台、全市“农超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全市“菜篮子”工程配送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全市生活必需品应急数据库工作微信群、“菜篮子”区市工作微信群和商务大数据平台等“菜篮子”信息化建设工程齐发并进。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媛 报道
[编辑:帛幼]大家爱看